请说明孔子为什么能“弟子满天下”

如题所述

一是学问,而是精神。学问易知,精神难懂。故说精神。
孔子最伟大之处,不在学问,而在精神,孔学的精髓是锲而不舍、学以仕用的用世精神。
孔子全身和布道最能两全,一方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另方面“危邦不入,乱邦不居”⑴,在弟子中选婿只挑“邦无道,免于刑戮”“在缧绁,非其罪”者⑴。后来学子大多精通此道:诚孔说者甚少,效孔子者更微,弘孔学而唯世用,行忠义而为仕用。虽历朝历代不乏饱学真儒,或迂腐专儒,乃至高洁大儒,而大多却是不迂才儒,深知为王者服务,才有学术出路,才有自身出息。以孔门弟子言,子思真迂而乐于陋巷,颜回究迂而成为高足,子路至迂而结缨赴死,子夏守迂而为君子儒,子贡不迂而成瑚琏器,子有知迂而游刃宦海。
孔孟周游列国精神,走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之路,始于春秋之乱。张仪(?-前309)苏秦(前337-前284)之后,投主发展为养士,而养士之风盛行,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前279)、平原君(?-前251)、信陵君(?-前243)、春申君(?-前238)最为代表,“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杨雄《解嘲》)也就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儒生(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
孔子“文行忠信”四教,文是文献,行是实践,忠信是品德。孔学四门功课,德行、言语、文学、政事,也完全体现了君子之教的思想。学而习之,君子修身,以应然而言,是公心公德公道,小而言之,是养性养生养寿,一言蔽之,让自己也让别人活得更轻松愉快。这是应然目的,孔子还有入仕为官的功利目的。修身目的是为官,为官的目的是施政,施政的目的是仁治,仁治的目的是惠民。从常情而言,这种思维并无差次,但以哲理究之,是错位的。做官必需修身,修身并非做官。修身是人作为人的自身需要,是社会对人的应然要求。哲学思考和常情思考的区别,在于立足点和归宿是否一致。楚竹易篇讲示范之理,若以沽名钓誉读之,乃做秀经典文章。
修身之义的本末倒置,就使修身具有世俗功利性,甚至沦为仕进门径,促使千年来官场心态被异化:修身好,不被用,则有失落;做秀好,更见效,则成旗帜;修身做秀,上行下效,则矫情伪态盛行。而且一旦修身只为做官,也就很难自发坚持,正如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
一生追求仕用,却屡屡受挫乃至受辱,加之学说停留在蒙学的自发意识层次,也就远离了哲理智慧,也就失去了学人的思维乐趣,也就没有学问的吸引力,孔徒唯有颜回、原宪能够淡定这种平庸。“鲁之闻人”少正卯讲学,“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张衡《论衡•讲瑞》)。周游列国“困于陈蔡”,断粮无助,“从者病,莫能兴”,而“孔子讲诵弦歌不衰”。此情此景,令肝胆相照的子路“愠”,也让言乖嘴巧的子贡“色作”,唯有颜回能体谅孔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⑵。圣人也是人,落魄无奈之时也需要被理解。
这就是孔子精神,再落魄而精神不死。这就是不屈不挠不死的民族精英文化之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话又说回来,哲人不入世?谁入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