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死后的秦国是怎样评论他的

如题所述

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历史教科书里。商鞅是革命先驱,悲剧人物啦,被封建贵族势力反扑啦。对商鞅的苛政也有了很好的开脱。比如,不用苛政怎么贯彻变法啦。
但是,为啥代入的都是商鞅和秦孝公的野望啊,我代入下普通老百姓的心情,都觉得好想速速从秦国投资移民出去。因为,在商鞅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下,秦国人过得是这样的生活:
1 只有一种合法职业,就是农民。
农民又朴实,又好管,还能种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简直是强国利器啊。商人呢,四处乱窜,最不听话。所以,大秦,变成农场吧!

那么,怎么让大家都去种地呢?毕竟,有些二货就是想做文艺青年啦,想做创业狗啦。商鞅略一思索,so easy:
禁止粮食贸易,你不种地就没饭吃;
重税重税再重税,让你无利可图,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
死命贬低商人地位,脏活累活送死活,统统商人先上。
2 住群租房还是大别墅,全看你能砍掉多少脑袋。
以“废井田,开阡陌”为主题的土地改革是商鞅变法最被赞颂、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部分。
但用军功换取土地的政策,一颗人头n亩土地,乍听是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可细思极恐啊。

虽说是为国杀敌吧,但毕竟是杀人,你看上过战场的美国大兵多少得了心理疾病的。只有杀人如麻的暴徒才能获取土地,这事儿听着就不对味。秦兵为了争夺人头而互砍的事儿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不乏记载。
说到底,商鞅的经济政策,都是为“强国”的,和“富民”没什么关系。事实上,整个法家的思想,都是主张“弱民”的,因为只有民众又穷又傻,专制统治才稳定。
3 到处都是垄断国企,“山泽之利”全部收归国家。想当煤老板?门儿都没有。
4 动不动就被连坐,隔壁邻居分分钟去衙门举报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满大街都是朝阳群众。
商鞅是第一个把“告密”写进法律里的政治家。“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为了生存,每个百姓必须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探听“奸”人“奸”事,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你一旦告密,你得到的奖赏将是一个农夫十年劳动才能赚得来的钱。如果你知道“奸”而不告发,有人告发了这件事,你也要受到处罚。
商鞅想通过告密来实现“全民自治”,可以想象秦国会变成一个多么古怪而可怕的国家。
5 商鞅还特别仇视咱们这样爱读书的人,“民愚则易治也”。他曾向秦孝公提出过焚书,不过100多年后才被彻底执行。
秦国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赶紧移民吧?想得美,“户籍”制度就把你绑死了。
商鞅在全国进行户籍登记,百姓不得擅自迁居。别说拿到户口,连想做“北漂”的机会都没有。私人旅馆都不许存在,一律国有。所以,《芈月传》开篇那个拒绝商鞅投宿的大爷,是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国企员工。
通过郡县制改革,民众的力量被极大削弱了,原有的宗族体系变成了单一的个体农户,征税征兵的难度都大大降低。
商鞅甚至规定强制分户,禁止成年父子、兄弟同居一室。搞得秦人家里不敢容留大龄青年,迟迟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就会被父母踢出去“嫁”给寡妇。

商鞅变法,是一种极端的计划经济。他变法二十年,秦国索性连货币都没了,直接一把斧头换15斤大米,以物易物大唱原始社会好。他死后三年,秦国才重新又有了货币。
当然,像商鞅这样搞极权强国的政治家也不少,商鞅比较失败的是,他为人傲慢,对屌丝们的不满不屑一顾,所谓“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连群众“洗脑包”都懒得发一个。群众理所当然的——讨厌死他了。

《资治通鉴》就说了,“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事实上,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被秦国从民众到贵族强烈反对。变法这些年,群众上访啦,国会抗议啦,压根没停过,一直持续到商鞅被诬告遭车裂而死的那一刻。《战国策》这样描述商鞅最后的命运:“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秦人不怜,秦人不悦,但为什么商鞅变法还是成功了呢?因为秦国最大的boss、wuli芈月的公爹——秦孝公,他对商鞅那可是真爱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2
商鞅,史上评价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曾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但商鞅死后,秦朝当政者对其评价并不高。
商鞅变法和历朝历代改革一样,必然会触及各阶层的利益,而引发反对者的对立和矛盾。商鞅变法时,实施严酷的法律,不避权贵、刑上大夫,太子犯法,太子的老师公子虔也受到刑罚,为商鞅的悲惨结局留下了伏笔。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的同年,商鞅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所以,商鞅死后,新法虽然并未被废除,但其本人在秦朝执政者眼中是“乱臣罪子”,以致商鞅被车裂后,有人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也在黄河德丰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当地百姓不得不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
秦朝反对商鞅变法的代表甘龙、杜挚评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而商鞅变法是不循礼数的,实施的是一种奸邪之法。秦朝灭后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谊也评价商鞅,“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司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认为“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第2个回答  2016-01-09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第3个回答  2021-01-18
商鞅当时只考虑了战时法律,但是收服失地之后他没有改正法律。在收服失地前用战时法律可以忍受,但是收复失地之后应该改正法律。不改正老百姓任何人都会苦不堪言。我不觉得商鞅有多好,但是他做事只做了一半。收复失地后他有些飘。心里他没了智商,没了才华,更没了百姓。所以必须以死谢罪。 收复失地后,立即改正法律,减轻老百姓以及军人自己很多利益集团的压力。放给这些人很多的轻松自由和更好的利益。 可能他不会死。对商鞅好的老百姓只有商鞅的领地的老百姓,和奴隶。其它的很多人都会恨死他。所以他必须死。而且还要死的解恨。 商鞅对后代做了很大贡献。没有商鞅也就没有了秦国统一。 所以这个坏人一定得有。实际上不一定做坏人,只是后来没有挽回。原因是他心里没有老百姓。
结局就是:他只能用自己的死。去维护秦王的工作。
第4个回答  2018-04-01
战时法制,总体是利大于弊,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是先进的,是残酷的,也是大胆的。不能因为它的弊端而盖住它的大利。我觉得历史给出的答案还是很公正的。商鞅虽死,其法不灭。电视上听过商鞅变法的本质就是让秦国成为一个战争机器。我觉得很有道理!大争之世,唯论强弱存亡。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