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让房子的故事,古代的,是个成语故事,说明有宽容心的

速度快
先谢了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4
修书千里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一让 六尺巷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大官,被人称为”张宰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邸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邸,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嘉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邸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仗势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行为感动,也将自家的宅院主动后退了三尺。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第2个回答  2009-08-23
修书千里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一让 六尺巷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大官,被人称为”张宰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邸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邸,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嘉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邸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仗势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行为感动,也将自家的宅院主动后退了三尺。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张英(1637~1708)清朝大臣,字敦复,今桐城市人,康熙进士,十六年设南书房,他首中选入,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三十八年迁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祖孙三代”为相,成为中国历史的美谈.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9-08-24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是这个吗?我记得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9-08-22
六尺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