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呢?

如题所述

道光皇帝清朝皇帝中最抠门的一位,《清史稿》这样评价他:“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说明他的皇帝生活非常节俭,他使用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菜,除龙袍外,剩下的衣服破了,打上补丁再穿。他对皇后非常敬重,一次皇后过生日,满朝的亲贵都来祝贺,献了寿礼,自然要招待权臣们,开宴后,众人都是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为了办寿宴,道光皇帝狠心杀了四头猪,原来是杀十头的。可是这么节俭的皇帝,为了打赢中英鸦片战争,可以说下了血本,为什么败呢。

鸦片战争的由来。

如果详细的说,估计写明天早上去,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鸦片战争的由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661年在印度成功建立殖民地,从17世纪开始和清朝建立的贸易关系,到19世纪东印度公司每年从清朝进口的茶叶已经占到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额的90%之上。因为欧洲的皇室对来自东方的茶叶,犹如现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奢侈品一样。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少量物品。

他们运来机器加工的毛纺呢,根本卖不动,只好亏本大甩卖。英国只能用白银交换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产的物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人在印度发现鸦片,印度使用鸦片很普遍,主要代替酒精。英国通过走私鸦片,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每年从2000箱增加到40000万箱,中国大量的白银流了出去,英国再用这些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当时的清朝朝廷已经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了,决定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才有虎门销烟。英国人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故意挑起了鸦片战争。这就是鸦片战争的由来。

英国人为什么敢打鸦片战争。

英国离中国远离万里之外,对于发动鸦片战争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英国为什么敢打鸦片战争,以4000人的远征舰队,敢同大清帝国打仗,这也太冒险了吧。他们为什么敢冒险,敢孤军深入。早在1793年,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使团出访大清,在他们认知里大清帝是富饶而强大的,当马嘎尔尼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看到是封建帝国的腐朽、民众的无知、科技的落后、体制的僵化这一切都颠覆了他对清朝的认知。

当他见到84岁的乾隆皇帝时,拿出自己的蒸汽机、战列舰、火枪、望远镜时,提出想与清朝贸易,可是昏朽的乾隆说道:“夷族奇技淫巧,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马嘎尔尼回国后在议会说道:“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这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的官员们支撑着,而她胜过邻居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的庞大。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有纪律和安全。”英国人对中国的形象就此破灭。随着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站稳脚跟,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就提到日程,他们在对中国贸易中,不断的试探清廷的反应,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比他们想像还要厉害,所以就敢发动鸦片战争。

清朝在兵多将广的情况下怎么就一败再败呢。

一,对英国发动战争认识不足。

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取得巨大成功后。可是当时的英国的鸦片贩子发出战争的叫嚣的时候,道光皇帝却认为禁烟之事,已经过去了,他们不可能到中国来打仗。道光皇帝甚至认为,鸦片贩子的调兵遣将不过恫吓而已。根本没有做任何的战略部署。道光皇帝根本不知道大英帝国在哪,不了解此时的大英帝国,更不知英国的工业革命,所有人东印度公司不过是近邻崛起的小部落。在1842年,道光皇帝才发出上谕,提出几个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有无旱路可通?来素有无往来。”没有人回答,此时中英鸦片战争已经开始了。皇帝都是如此,大臣们可想而知。

二,对英国军队的不了解。

从1840年6月下旬,英国的远征舰队开始集结,他们是老的帆船战列舰队还有新式的蒸汽机式的铁壳炮舰。其实这不是英国最强的舰队,只能属于二流的水平。但其吨位超800吨护卫舰足以压垮清军在珠江布置的木排、铁链等间隔的防务。当清兵面对这海上巨物时,根本不知道打,自己陈旧炮台发出的火炮打不着军舰,而英国军舰一炮就有四、五里地,超出守岸火炮的一倍以上,1841年1月,英国的蒸汽炮舰在一个小时内就瘫痪了清兵的沙角炮台,英国的登陆部队,使用的是短身燧发枪,属于最新击发式武器,有效射程为270米,射速为3-4每分钟。而中国的清兵使用是鸟枪,古老的热兵器,有的还有大刀、标枪等原始冷兵器。这样武器,清兵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这是战争前,清朝在鸦片战争中,从上到下弥漫轻敌的心理,不了解敌人的行为,这样的战争胜率怎么可能有呢。

我们来看看,清朝道光皇帝怎么下血本的。

一,1841年1月底,道光皇帝发布对英宣战书,随后任命宗室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这杨芳《清史稿》这样记载:“少有干略,读书通大义。”战功频频,在16年前曾经平叛张格尔之乱。71岁临高龄临危受命,奔赴广州。而奕山更是道光器重的族侄,我们看到《雍正王朝》里面的十四阿哥,曾任征西大将军,奕山就是他的玄孙,打仗那可是老辈传。道光皇帝给他们七省的兵马,还一次性给了300万两银子,这是抠门皇帝最大方的一回。

二,浙江三败之后,道光皇帝又派自己的股肱之臣奕经前去救援。这奕经可是雍正的四世孙,血统纯正,给了奕经扬威将军的名号,并从江西、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支持,岁钱尽花,只要能把英军给赶出浙江,不要考虑成本。道光皇帝可以下赌注越来越大。

而这些清朝将军们制定的战术,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失败了。

一,老将杨芳的以邪制邪。

满腹韬略的杨芳到达广州后,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敌人,以前在边境平叛,以兵力优势、还有勇敢轻松把敌人擒于马下。而现在英国军舰在海上就可以发射炮弹,射击炮台,清兵的炮弹都打海里了,够不上。这样的仗怎么打,必须用奇术才能胜利。杨芳认为,英国军舰肯定有邪术作崇,于是他决定以邪治邪。于是大量在广州收集女人使用的马桶还有狗血等秽物,放到炮台周围,同时让道士现场做法,这样英国军舰发射的炮弹可以绕着飞。没有想到还是节节败退。

二,奕山到了前线替代杨芳老将。用火攻。

奕山这个人读书特别多,对于杨芳的以邪治邪战术嗤之以鼻,都什么年月还信那一套,看我的,从书中一定能找到破敌的方法。他熟读《三国演义》对里的赤壁之战太了解了,为什么不能用火攻呢,对驶入广州内河的英国军舰进行火攻,便征用上百只民船,里面放着易燃物,对着英国军舰发动攻击。没有想到,英国军舰都是铁甲船,不是曹操木船的穿越,这样火攻对于英国军舰来说,如同隔靴搔痒。

三,扬威将军奕经的“五虎擒羊”战术。

1842年2月,奕经移师杭州,对于前来侵犯的英国军队,他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是打还是和,每天都在焦虑着,只能这样拖着。这天,他到西湖的关帝庙求关公保佑,顺便求了一签,希望关二爷能给破敌良方,签文是“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奕经百思不得其解。几天后,四川的援军到了,奕经一看,原来每个四川兵都戴着虎头帽,这不是虎头人吗。于是制定了在寅年寅月寅日寅刻,由四川兵戴着虎头帽出击,这就是他的“五虎擒羊”战术。

这三位将军制定的战术面对英国现代化的军舰,可想而知,但是这些将军有着共同的特点,敢于说谎,用文字想像着战争的胜利。因为鸦片战争刚开始,首战琦善出战不力,已经被道光皇帝给下狱,那么他们当然明白,如实的上报,只能是琦善的下场,于是一起编故事给道光皇帝听。比如奕山给道光皇帝汇报自己的火攻,敌亡众,逆夷号呼之声远闻数里。奕经编的更离谱,写了有4000余字的小说,向皇帝粉饰战功。反正皇帝也不亲临前线,道光皇帝每天看着各种胜利的奏折,对于英国人提出的通商条件,怎么可能答应,继续打把他们赶出中国,这就是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下血本的原因。

大清朝在英国船坚利炮下终于打开了国门,道光皇帝无论下了多少血本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他或许永远想不明白,堂堂的大清国竟然败在几千军人之手, 是武器不行还是军队不行,其实都不是,是体制与思想,一个旧的思维方式怎么能抗衡新的思维方式,一个皇权至上怎么能对抗君主立宪制,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怎么对抗崭新的西方工业革命。道光皇帝无论怎么打都是失败,这就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从我们书中的课文也会记录到他们一些官吏所处之处,都是敲诈勒索当地居民。其次就是他们借着招兵之翼,然后实际是去贪污军饷。最主要的就是前线的一些奸商,他们都在发着国难财。所以说。这让这样一群人去打仗,1败再败都是很正常的,他们根本不是去打仗的,就是去敛财的。
第2个回答  2020-11-09
因为当时的清朝工业根本不发达,当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做得很好了,步入正轨了。当一个农业国家遇到了工业国家的军队,失败是必然的。
第3个回答  2020-11-11
因为清朝的武器没有英国先进,再加上道光皇帝不坚定,又想打又想求和,没有很好鼓动军心,军队战斗力也不强,所以一败再败。
第4个回答  2020-11-11
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原因,清军武器落后于西方,清军使用的是长矛大刀,而西方使用的是洋枪洋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