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关于 第二篇 作战篇 的疑惑提问。

我刚刚才开始背孙子兵法,看到第二篇时有疑惑“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这两句看过前后文就会觉得是一种意思,
为什么古人还要多添累赘,难道是另有内涵吗?

本句的意思是:"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其实古人的话涵义很多,他们的语言简练,内容却很复杂,此句话的表面意思似乎是说兵贵神速,但在不同时代,你用不同角度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会有所不同。正所谓“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年是赵括死用兵法,纸上谈兵,不落的40万人被活埋的下场。整部兵法要一起思考理解,这句话直接说明速战比持久战对国家更有利,但前文也说明了速战的条件是“诸侯乘其弊而起”,所以整篇的意思是说明选者战争的方式要看时机。,如果时机有利,在笨拙的速战也要打。如果时机不利,那就把持久战打的巧妙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0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是说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闻,听说。拙,笨。速,速胜。睹,看见。巧,巧妙。久,长久。
孙子说:几兴兵打仗的一般规律,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10 万,还要千里运粮;那末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外交使节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10 万大军才能出动。用这样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让军队长期暴露在国外,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虽有很高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第2个回答  2009-08-12
前一句的着重点是说方法,
后一句的着重点是说时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