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一益二”指的是古代哪两座城市,又因何而得名?

因何而得名?

古代有“扬一益二”的说话,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扬州位于第一,益州位于第二。除扬州外,这里的益州指的是成都。那么为什么说“扬一益二”呢,他们因何得名呢?


首先说扬州,在唐代后期,扬州可谓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当时,全国上下形成了以扬州为中枢的交通网络。自从通济渠修建成功后,扬州就变成了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南方的商船都是先到扬州再运往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洛阳等地。


由于交通十分便利,商人们来来往往经过扬州使得当地的商品贸易经济十分发达,和扬州处在长江三角洲上,地理位置本就优越,长江三角洲本来也很富饶。再加上扬州交通的便利,杭州成为了江淮的中心,所有来来往往的船舶途经扬州,已经扬州本来盛产各种铜器、海鲜、锦帛等,也有了丰饶的物产,所以说扬州第一。

那么再来说益州,益州就是现在的成都。自古以来益州就被称为天府之国,由于益州据于长江的上游,沿着长江益州可以到达很多地方。于是也有来来往往的商船经常来到益州。再加上益州位于内陆地区,四通八达的地势使得交通更方便。
由于岷江的灌溉,益州土壤十分肥沃,导致当地农业十分发达,也盛产丝织品。当时的蜀锦最为有名。土壤肥沃也导致物产十分富饶,粮食产量十分丰富。所以益州也变成了当时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
这也就是“扬一益二”的说话,扬州和益州也是因此得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9

《“扬一益二”的历史考辨》

“扬一益二”最早是由在四川生活长大的北宋山西人司马光吹起来的,他自称是抄袭晚唐一个从没到过四川、名叫卢求的外省人天马行空编造的《成都记》的序言。是否真的如此,已经查无实据,

据说这本《成都记》很早就已失传,也许只有司马光等少数几个人见过吧。历史就是如此,正因为无法考据,所以几百年后,谎言才会反而流传更甚。今人谈论“扬一益二”,都是依据司马光的“据说”,但司马光自己都是“据说”,于是这个“据说”就成了今天的“史源”,却无任何证据。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扬一益二”呢?

这里先不论唐朝的成都,是不是真的“益二”,就连“扬州”是不是真的在唐朝,超过了唐三都“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而为天下第一,都是问号。就算真有《成都记》胡编瞎咧“扬一益二”,那也只能代表当时他个人的看法而已,根本不能直接拿来当作“历史证据”,“以史证史”本来就不可信,何况是失传的“据说”?

那么,历史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

以唐朝最鼎盛的天宝8年为例,据唐《通典》载,当时全国正仓储粮共4200万余石,而包括自夸“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在内的所谓剑南道仅区区22万余石,只居全国十道中的第九位;全国义仓粮总数为6300万余石,剑南道也只有180万石,居全国十道中的第八位!!可见,文学描写中的那些成都繁荣,在真实历史中实际并非那么夸张,或者根本就是个人意淫。

也有人辩解说,最早在《成都记序》神吹“扬一益二”的卢求只是唐朝晚期大中(847~860年)时代的人,唐晚期也许有过短暂“扬一益二”。那么唐晚期的成都,经济实力到底又如何呢?历史记载,黄巢起义时,唐僖宗(873~888年)也曾避难到远离中原的边关小城成都,当时曾因川东长江航运为贼韩秀升起兵断绝,“江淮贡赋皆为贼所阻,百官无俸”,证明,唐晚期如果没有江淮地区粮食的支援,仅以川西成都平原之力,连供应朝廷在成都所需都办不到!

第2个回答  2019-08-20
扬一益二是一个术语。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成都物产富饶,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
第3个回答  2019-08-21
“扬一益二”指的是唐代的扬州和益州,因为这两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且十分发达。
第4个回答  2019-08-21
扬一益二其实就是指的中国古代的扬州和益州,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古代非常富饶的地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