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变化

如题所述

自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以来,皇帝与宰相便形成微妙的关系。按照制度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至尊的全国统治者;宰相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常情况下,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与运作程序是,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应辅佐皇帝,共同对军国大事作出决策,然后统领各职能部门官员贯彻执行皇帝的决策;百官对宰相负责,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通过宰相指挥百官,实行对全国的统治,但并不越过宰相,直接干预职能部门的具体事务。历代宰相的正式官名虽不尽相同,但传统宰相制度所规定的权力与职责大体一致。显然,相权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专制帝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皇权的不断增强,因此自汉代以来,皇帝往往通过中央官制的创设与调整以分夺、削弱宰相的决策权与行政权,例如,信用身边近臣组成内朝决策机构,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互相牵制等。历史上的宰相由一人增为数人,乃至一二十人,即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表现。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目的就是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仍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后世,三省制因皇权的不断强化而屡有损益变更,但作为具体行政部门的六部制则十分稳定,沿袭干余年而未变。
按照唐代三省制的惯例,凡遏军国大事,包括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秉承皇帝旨意草拟初步意见,经政事堂会议商讨议决后,进呈皇帝画敕批准,再送交门下省属官给事中审核,然后由政事堂加盖印章,颁布执行,若有错失,给事中有权涂改驳回,使中书省重新拟定。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法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
为防止宰相专权,太祖又对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加以改革。北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常设若干人,官署名为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也称政事堂。为不使宰相事权过高,太祖又增设参知政事若干人为副宰相,分担一部分职责。此外,将前朝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和三司使确定为常设官员。枢密使负责军政大权,分去宰相的军权,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称“二府”。号称“计相”的三司使负责财政大权,分去宰相的财权。宰相主政,枢密使主兵,三司使主财,三权分离,各不统属,凡事皆须通过皇帝。
已建立近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明朝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宰相的废罢,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因受金、元两朝“家产制国家”政治特征的影响,家天下的色彩十分浓重,皇帝至高无上,奴视臣僚。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绝大部分都不是称职的君主,或昏庸,或荒淫,或贪婪,或暴虐,经常抱着我家天下任我为之的心理,恣意妄行。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宰相选贤而任,统百官,平庶政,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现在宰相已经废除,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也因而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新出现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但其地位并不能同前代的宰相相比。故后人云“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2
总的来说是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相权逐渐得到削弱,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第2个回答  2018-03-12
相互制衡,相互对抗
第3个回答  2018-03-12
从独相到群相到罢相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