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是什么意思?

如题...

先来看看“平章”的意思。

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也就是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一种加官,不是独立的官职。没有哪个叫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客官,古代历朝宰相可不是一个人。

唐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综理政务(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

看吧,至少三个宰相。

(明代锦衣卫的官服:飞鱼服)

都三个宰相了,为什么还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呢?

一则是皇帝推恩,二则是防止这三位宰相抱团,所以把皇帝把自己亲信安插进去,参与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行宰相之职。“同三品”是因为中书令、侍中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

比如《宋史》太祖本纪:“以周宰相范质依前守司徒、兼侍中,王溥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仁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

(清代二品锦鸡刺绣官服图)

其实,这是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方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质上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产物,一般称其为“差遣”。“差遣”始于隋唐而在宋代被进一步发扬光大。这种体制下,三省六部的国家机构被架空,而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官名只作为品位高低和领取俸禄的标志,称为“寄禄官”,也成“本官”,简称“官”。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有时也简称“职”。差遣本身没有品级,大多有相应的俸禄和礼遇,但根据差遣的重要程度,大体上规定了具有何种寄禄官,才能担任相应的差遣。以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例,规定具有三省六部“丞、郎以上至三师”官称的官员才能担任宰相同平章事“差遣”职衔(《宋史.职官志一》)。

那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有另外一个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特殊人才特殊对待”,提拔可以打破传统升迁路子,成为皇帝火箭提拔人的一种手段,唐时最低可至以谏议大夫同平章事,而至宋时,明确为丞郎以上之兼职。

如果你有这个头衔,恭喜你,你可以直接进入最高层参政议政了。

不过,不要得意忘形,还要看你有没有实权,距离京城远不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平章是平正彰明。《尚书·尧典》里有"平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辨别之义,平、便、辨三字互为通假,义为辨别,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为方式。

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嘴上埋怨着老板对他不好,工资待遇太低什么的,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懒懒散散,毫无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说着“因果循环”,这话真不假,你种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这就是不好好学习酿成的后果,那么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水平的人,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会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个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质量也越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越好,自身修养也会随着其提升。同样都是有钱人,暴发户摆弄钱财只会让人觉得俗,而真正有知识的人,气质就会很不一样。

高端大气的公司以及产品是万万离不了知识的,只有在知识上不输给别人,才可以在别的地方不输别人。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什么样孩子很大几率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将自己的水平提升,才会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因为有文化的父母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在成长方面的的帮助,而如果孩子有一个有文化的父母,通常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好,更顺畅。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学习的好坏最终决定朋友的质量、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努力。
第2个回答  2021-03-26
评处;商酌。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钟。”
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详细解释
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钟。”
第3个回答  2006-08-22
“平章”出自《千字文》中“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平章”,我国

唐代官名衔称,意即共同议政,实际位列宰相之首;后寓意为第一,如平章侍

郎、平章知府意为侍郎中的第一位,知府的第一位。

《新唐书·百官志》说:“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中叶以后,凡实际任宰相之职者,必在其本官外加“平章事”的衔称,始能行使宰相之职权。宋代有“平章军国重事”之名,则专以安置年高望重之大臣,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犹沿袭,不久即废。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0
中华在线词典:

平章 :
pínɡ zhānɡ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