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谏成功的故事

如题所述

夏桀时大臣,关姓始祖,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在关龙逢被杀后,夏桀众叛亲离,夏朝不久就被商汤灭亡了。关龙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臣。

2、比干

  相对于关龙逢来说,因为《封神演义》的关系,商代谏臣比干的名气要大得多,其事迹也更为壮烈。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比干夫人妫氏怀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林姓始祖)。比干为林氏之太始祖,后来周武王为比干封墓,赐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师”;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民间都把比干尊为文财神。

3、汲黯

  相对于上述两位谏臣来说,西汉的汲黯要幸运的多。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汲黯为人威武不屈,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秉公事职,敢于犯颜直谏。一次武帝召集群儒说:“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能效唐虞呢?”武帝听了尖锐的批评,怒而罢朝。当时很多朝臣为他担心,纷纷劝他明哲保身,他慨然说:“天子设公卿大臣,不是为了匤正错误难道是专作阿谀奉承的吗?我既在其位,总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见错不说,使皇帝陷于不义之地。”

  汲黯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死后家无余资,在封建官吏浊多清少的环境中他可谓一佼佼者。然而他多次直谏,廷争抗颜,又与权臣张汤不能相容,为此,张汤恨之入骨,常在武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武帝好大喜功,不分良莠,对汲黯先施之以疏,后继之以贬,终被出为源阳太守,卒于任中。

4、魏征

  魏征(580-643),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惋惜,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逝,遂失一镜矣!”并亲书墓碑,下诏陪葬昭陵。

5、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即后世四大公案之《狄公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2
一、直言进谏型的,

关龙逢——夏朝时,夏桀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大臣关龙逢,因忠谏而被夏桀所杀。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因为进谏而被外死的忠臣。
比干——劝纣王,纣王不听,并将他剖心。
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建议杀勾践,灭越国,被吴王夫差所杀。
张昭——三国时孙权的臣子,孙权有错,他就大声地批评他及群臣。
诸葛亮——批评刘禅。
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
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

二、巧妙讽刺型的:
邹忌——
淳于髡——淳于髡也是一位善于进谏的代表人物。齐威王在位初期,好长夜宴饮,不问政事,把政事委托于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政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莫敢进谏。淳于髡如此劝齐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诏令全国72个县的主官入朝奏事,奖赏了即墨大夫,烹杀了阿邑大夫,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将侵地归齐,齐国声威大振,成为七雄之冠。
顾雍——三国时孙权的臣子,孙权爱打猎、饮酒过度,顾雍就参加宴饮,但自己滴酒不沾,而是记下孙权及周围群醉汉的丑态,待大家酒醒后再一 一念给他们听。
第2个回答  2014-03-05
唐太宗纳谏的真相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虽已君临天下,但始终觉得自己的帝位出自非法,更何况自己杀兄逼父之举,不符合封建伦理道德,更不能贻示子孙,垂为法诫,因此,他一方面令人着手修纂国史,使国人视自己做帝为合法;另一方面为减轻自己杀兄逼父,杀人子夺人妻的心理压力,迅速缓和形势,更刻意修饰自己的言行,对原东宫集团中的人物,大多予以起用。
自武德年间,魏征即代表山东豪杰的利益,保护山东集团的精英,取得部分关陇集团成员的支持,成为魏征在贞观时期的主要活动。他洞穿了李世民的心理,看到了唐初各种矛盾交织的焦点所在,利用自己的谏议大夫之机,积极进谏,以“居安思危”之语使李世民动心,以达到他使李世民“不为非法“的目的。
李世民对魏征的心理活动也是清清楚楚,他看到在魏征的背后有庞大的山东集团作后盾,而自己又“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现实迫使他必须在贞观初期协调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使自己时时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而容忍,接受魏征的“犯颜”进谏亦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贞观初年政局的安定,唐政治斗争的中心由关中转向山东,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世民的第一个重大步骤就是打击、抑制山东士族。贞观初期,李世民礼贤下士,不惜屈自己的至尊之躯。当时他“宴见卫公,常呼为兄,不以臣礼。初嗣位,与郑公语恒自名。然而到了贞观中后期,李世民与前期相较,判若两人,由于政局的稳固,魏征充当李世民警钟的作用已不象以前那样为李世民所急需”太宗始疑征阿党”。
魏征的智慧,就在于他看到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之中可清楚看出。愈到贞观后期,李世民愈爱玩弄权术,愈注意自己的形象。作为一名帝王,对自己的历史活动如此关心,甚至要亲自御览起居住,在中国历代帝王之中,恐不多见。
李世民和魏征二人之间关系的假象之所以会产生,是由山东问题这个内在本质所决定的。李世民是在政局极不稳定的情况下登上大宝的,他一方面要迅速消弥建成、元吉余党的反抗,又须对付山东集团,以便更好地经略关中这个根本之地,但是,他的残忍、独断的心理使他本来不能容忍魏征等山东集团对关陇集团的制约。他接纳魏征进谏的明智之举后面隐藏着深深的痛苦。

随着唐初危机的过去和李世民地位的巩固,李世民原有的本质逐渐暴露出来。从贞观初期的“求谏”发展到中后期的“穷谏”,骄横之举逐渐显露。644年夏,李世民曾问臣下:“近来人臣顺旨者多,犯颜则少,何故?”刘泊回答曰:“卿有上书,不称旨者,陛下皆面加穷诘,无不惭惧而退,恐非所以广言路。“马周也回答云:“陛下比来赏罚,征以喜怒有所高下,此外不见其失。”二人均指出了李世民在功成志满之后的心态,也道出了李世民、魏征关系的实质。(王万盈)
第3个回答  2014-02-26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就是魏征,唐太宗即位,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这大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进谏最成功的例子了
第4个回答  2014-02-26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