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了女道士

如题所述

在这些宫廷女性中,有4个人最为著名:武则天的儿媳韦皇后、武则天的孙女安乐公主、武则天赏识提拔的才女上官婉儿、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最大的理想是自己当皇帝。她参与推翻了一个皇帝(武则天),拥立了两个皇帝(唐中宗、唐睿宗),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悲剧命运,死于曾与自己同仇敌忾的皇帝(唐玄宗)之手。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的第一个形象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在很小的年纪,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出家当了女道士。这位杨夫人出身高贵,40多岁嫁给武则天的父亲,为他生了3个女儿。杨夫人不仅给了武则天生命,更成了她政治生涯的最早帮手,无论是入宫还是当皇后,背后都有这位杨老太太的身影。公元670年,杨夫人去世,武则天失去了一个心灵的依傍,倍感神伤。怎么表达对母亲的无尽哀思呢?李唐皇室一向标榜自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后人,所以信仰道教。而当时道教认为,如果家里有晚辈入道当个道士,就会给死去的亲人带来福气,让他们在阴间过得更好。按照这种理念,武则天此时如果出家当女道士,就能给母亲杨夫人修得冥福,这可是个不错的尽孝办法。可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身为国母哪能说出家就出家呀。武则天想到了她的掌上明珠、可爱的小女儿,就让她替母亲尽孝吧。于是,她就让小女儿替她出家当女道士去了。当然了,这个小女儿当时可不叫“太平公主”,但是既然当了女道士,就得起个道号,这个道号就是“太平”。现在习惯称她为“太平公主”,其实就是从这儿来的。 太平公主最小的哥哥李旦生于662年,按照他的年龄推算,太平公主最早应该生于663年,那么到670年,她最大也只有7岁。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道教呀,所以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而已。 在中国古代,女孩子一般是不能在娘家终老一生的,长大成人之后就要出嫁。那么太平公主嫁给谁了呢?她差一点成了吐蕃人的媳妇。和亲是古代中原王朝安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常用手段。话说吐蕃在唐朝的西南边境越来越强大,到了唐高宗时期,经常在现在的甘肃、青海一带攻城掠地,让唐朝大丢面子。当然,吐蕃毕竟地瘠民贫,国力远不及唐朝,也难打持久战,于是就请求与唐朝和亲,缔结友好关系。那时候,唐高宗在世的女儿一共有3个,老大老二早已经出嫁,唐高宗身边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女儿太平公主。按照唐朝人的标准,十二三岁的年纪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吐蕃人事先已经摸清了情况,开口便要太平公主和亲。 是不是要安排太平公主远嫁呢?这下唐高宗和武则天犯难了。照理说,和亲是一件好事,可以换来边疆的安宁,但是吐蕃实在太远了,武则天怎么舍得让唯一的亲生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呢?在国家统治和慈母情怀之间,武则天选择了当慈母。可是吐蕃那边又不好直接拒绝,怎么办呢?太平公主幼年时,不是半真半假地当过女道士吗?干脆让她正式入道算了。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总不能要求女道士成婚吧。于是武则天下令,马上给太平公主修建一座道观,就叫太平观,让她搬进去住。于是十几岁的小太平当了观主,而且像模像样地履行了受戒仪式,出家了。这样一来,吐蕃没话说了,和亲的事情也就不再提起。 虽然太平公主真的出家了,不过按照唐高宗和武则天当时的想法,恐怕也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一旦吐蕃彻底死心,还要再让女儿还俗。可是,当时已经是唐高宗统治的后期,高宗本人身体每况愈下,而武则天忙着积聚势力夺权,两个人都没有心思管小女儿的事情了。道观中的太平公主眼看着自己的大好青春悄悄溜走,心里难免有些着急,但父皇母后就是不提还俗出嫁的事。 ■ 自求驸马 太平公主等来等去,终于等得不耐烦了。她想出了一条妙计。有一天,唐高宗在宫中设宴,宴请亲族。太平公主忽然从天而降,她身穿紫袍,腰围玉带,头戴黑巾,手持弓箭,走到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深施一礼,说:“父皇母后,我给你们跳舞助兴吧。”说罢,载歌载舞起来。看着女儿英姿飒爽,一副青年武官的打扮,唐高宗和武则天哈哈大笑,说:“你一个女孩家,又不是武官,怎么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马上说:“既然我不适合这样打扮,那把这身行头赐给我的驸马好吗?”高宗夫妇一听,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女儿已经十七八岁了,该出嫁了。就这样,给太平公主选驸马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那么,唐高宗给太平公主选中的驸马到底是谁呢?此人姓薛名绍。薛绍特别符合理想驸马的标准,他出身河东大族薛氏,父亲也是驸马,当过左奉宸卫将军,而母亲则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也就是唐高宗的亲姐姐城阳公主。 对这个驸马,太平公主非常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