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中央行政體制中的一般政務系統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行政體制中的一般政務系統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制度的两层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权力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乃至行使军权、政权、 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 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绝对服从中央。 (2)制度的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 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 (3)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 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 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4)制度的历史评价: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 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动作用。 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早期资产阶级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上, 专制统治制度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 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的发展。 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2、从察举制度到科举制度的选官制度 (1)察举(或选举): 汉朝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西汉时选拔的标准才能和品行, 到了东汉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2)科举制度: 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开始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取士, 1905年举制度被废除。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 明朝以前的科举制度主要起了积极的作用, 它使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参加到政权中来,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以后,科举制度就逐步走向了历史的反动, 它主要起着钳制人们的思想、 阻碍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二)、重要政治改革 历史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的。 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多次变法或改革,如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等。归纳起来讲, 这些改革有两种主要类型:①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转化( 如商鞅变法);②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如王安石变法)。 1、政治改革发生原因的分析与归纳 注意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 分析与归纳封建时代重要政治改革发生的历史原因。 总的来讲, 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 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 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历史进程。 2、政治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与归纳 古代史上的政治改革有的成功,如商鞅变法等;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大多数归于失败, 如王安石变法等等。 注意分析与归纳这些改革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改革成功的原因包括: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②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③ 改革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改革失败的原因包括:一是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二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三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 3、对政治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 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 部分不适应;完全不适应。针对第一种情况的改革, 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局部调整, 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 第二种情况是根本矛盾, 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这种根本的改造就是具有革命性的改革, 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 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 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①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2
秦汉时期中央是三公,宰相下设九卿分管政务,隋唐是三省六部制;宋代增设参知政事,元代设平章政事和六部,明代撤宰相制度,形成内阁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