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有钱人多吗?

如题所述

你好,我来回答
“万元户"这一名词对出生于8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脑海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关于“万元户”的记忆。“万元户”的诞生,拉开了国人致富的序幕,老百姓的日子开始慢慢向富裕生活发展。从而也有了自解放以来的穷富之分,并从此将富人和穷人之间距离越拉越远!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艰苦,虽不能说是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但绝对是缺衣少食,吃不饱、穿不暖。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变得很简单,能够吃饱穿暖就足矣,绝无其它奢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责任到户。彻底告别了以往吃“大锅饭”的日子,“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不再存在。各家各户全力投入生产,不再受制于人,责任田地里根据自家的需求种下各种农作物,开始“自己的地盘我做主”。田地越来越肥沃了,粮食产量也年年节节高升,开始有饱饭吃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慢慢地由吃饱饭往改善家庭经济收入发展。
时间进入80年代,虽然市场才开始慢慢放开,很多事情还受市场经济的牵制,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敢吃“螃蟹”,不满足于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做文章”,开始了新的举措来提高家庭收入。责任地里开始有人栽上了柑橘,池塘有人承包放下了鱼苗,大集体没有耕种的荒地有人开荒耕种,有人家猪圈里猪多了并养起了“猪娘”产仔,会做纸(此纸是祭奠故人烧纸钱用的纸)的人家做起了纸,也有人做起了贩卖纸的生意,也有人做起了贩卖竹木的生意,还有人办起了养殖场养甲鱼、乌龟。一时间,农村经济得到了质的改变,家庭收入得到了普遍提高,有些家庭从此过上了较为宽裕的生活。而大部分人家没敢有举措搞经济,还安分守己种着分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生活虽与之前相比有所改变,但过得仍不宽裕。从此各个家庭的收入出现了高低,没有再与以往那样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第一次有了差距。
在摸索与尝试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成功的人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失败的人只能另寻门路从头开始。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种植柑橘面积不断扩大,养鱼的池塘在增多……都在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使得那时间出现一个新名词“专业户”,各种专业户涌现出来,如“柑橘专业户”、“养鱼专业户”等等。这些专业户们以辛勤劳动,科学的管理,经济收入获得了快速的提高。一年下来有的家庭收入达到了五位数,一个全新的名词“万元户”就这样诞生了。
“万元户”的产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在当时经济还极不发达的80年代,市场流通的人民币最大面值还是“大团结”的十元版,一万元对人们来说,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让人惊讶、好奇也充满诱惑,让很多人激情澎湃,很多家庭致富从此以“万元户”为目标。“万元户”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时有钱人的代名词,富人的符号。“万元户”的产生,也同时拉大了贫富距离,有了自解放以来首次的穷富之分……
而今,“万元户”的那个年代早已过去,已经成为陈年往事了,那些当初“万元户”的主人也都渐渐老去,有的已经故去了。但我们都应该记住他们,是他们开启了致富的先河,他们的勤劳、智慧、为人都应该值得传颂。虽然是“万元户”有钱人,但他们为人低调不张扬,生活朴素不奢侈,处世平和不浮躁,肯帮人所困助人所难。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