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和基本情况怎样?

如题所述

明朝中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提高,商品经济有了发展。棉花、丝绸和粮食等人量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出现了苏廾1、杭州等重要城市,商品贸易非常繁荣。松江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业的中心。成都是著名的茶市。广州、宁波和福州等重要港口,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大批货物从那里出口,运销日本和南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量贸易的需要,到明朝后期,白银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这样的条件下,于十五世纪中期,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些地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稀疏地出现。苏州的丝织业很发达,出观了很多以织绸为业的机户。富裕的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他们有的购置织巩二十台至四十台,开设手工工场,雇佣机工数十人,从事商品生产。当时苏州城里有几千机工。他们是掌握着一定纺织丝织技术、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晌雇佣劳动者。他们之中有的是有固定工作酌常工,有的是没有固定工作的临时工。临时工每日清早聚集在桥头巷口,等候机户雇佣。机工每天劳动到深夜,受机户的残酷剥削,计日领取微薄的工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都是很苦的,正如一首歌谣所描写的那样t 。三更起来摇纬,五点爬进机房,寒冬不能烘火,炎夏不能乘凉,整天弯腰驼背,连夜穿棱过管,织的花素绵缎,穿的破衣褴衫”。同时机工还经常受找不到工作而挨饿的威胁。

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机工的剩余劳动,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工场主占有机房,织机和原料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工人,以分工协作,进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企业,就叫着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在这种手工:工场里,机户和机工之间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所以,十六、七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表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长达二干多年的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由于那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再加上封建统治者政治暴力舵压制,如用重税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很缓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