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教案

如题所述

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1.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观察使;节度使;行省;宣慰司.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要求同学掌握两汉时期的中朝与外朝、隋唐时期不断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元朝时的行省制度等重要概念,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加强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解,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中国国情的深刻历史洞察力.本课的内容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一是中央政治制度,二是地方政治制度.在每一方面问题的论述中,又以时间纵线为线索,分别论述了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朝等在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教学中,应脉络清晰,顺序推移,步步递进,讲清其发展变化.本课引言是由宋太祖图像与文字两部分组成,讲的是宋太祖时宰相大臣座位被撤的故事.可向同学提出问题: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可选取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示或影像片断请同学们辨析,历史剧中皇帝和大臣议事的场景与历史史实是否相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历史剧切不可说多,宋时坐着议事不行了,再以后就跪受君恩了.要紧紧抓住皇权的加强这一中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的这一特点.第一目“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相权却处在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①“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② 三省六部制.教学中应注意分析其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辽代“藩汉分治”,分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分别统治汉人、渤海人和契丹人及其他少数民族.④ 元朝在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设立了中书省和枢密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又设置了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机构宣政院.元朝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第二目“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① 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封国名存实亡.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② 州县两级制.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隋朝与唐朝时,州设刺史,县设令.宋朝时,长官称知州、知县.自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这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③ 作为监察区设立的州、道及向行政实体的转变.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宋朝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先后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这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④ 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① 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相关史实,在明确秦朝政治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学习.② 运用好几段阅读材料.应让学生读懂,理解,能概括主要内容,能归纳主要问题,从中掌握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深入体会,从而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有更清晰的主线脉络,对理解中国国情,对探讨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打下一点基础.【学思之窗】蔡邕《独断》引文.问题:这些规定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材料中心内容,主要是强化皇帝的个人独尊、皇权的至高无上.历史记载表明,汉代的皇帝制度已构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既包括材料中皇帝名号的诸多规定,还包括礼仪、皇位世袭等诸多制度.还可引导学生与秦始皇创立皇帝名号时的情况比较,得出汉承秦制、继续实行皇帝制度但又有所发展的结论.【历史纵横】宰相之名的由来.问题:你能说出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姓名吗?学生对这一常识的介绍应该是感兴趣的,书籍及影视作品中涉及颇多.北宋的寇准、李纲耳熟能详,唐代的“房谋杜断”、姚崇、宋璟略知一二,文丞相祠有人参观,管仲改革经提醒也应能够记起,不一而足.教学中不要只图课堂气氛热烈,应引导学生快速回忆并准确定位,鼓励学生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位重点介绍,力求准确,符合史实.最后应把提到的人物归纳起来,作一个小的人物专题,并作为学习或复习该朝历史的参考引擎.【历史纵横】唐太宗设政事堂.首先应让学生弄清唐朝三省制的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砸实门下省的职权,熟记三省的长官及参知政事都是宰相.至于政事堂创立的作用,提高了三省制的功能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条件允许时,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先分别召开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展开讨论,争论不休争执不下,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其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历史纵横】唐玄宗设军镇,后节度使权势膨胀割据一方.了解节度使官职的由来,归纳节度使权势的表现,理解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渊源,把握藩镇割据局面给唐代历史乃至后世带来的深刻影响.【历史纵横】宋朝悉收地方之权及影响.引导学生对这一措施的利弊进行分析,地方权重的弊端有哪些?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起到什么作用?这种运行机制为什么会影响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怎么就导致冗官现象出现了?应通过分析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明白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力求融会贯通.【学思之窗】元朝“达鲁花赤”官职权限.问题:元朝为什么要设置达鲁花赤一职?要使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行省制度的概念,弄懂中书省、行中书省、行省之下的路、府、州、县及边远地区设置的宣慰司等一系列机构.在此基础上来理解地方监察官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达鲁花赤的职权,应该是比较容易了.元朝设置这一官职,还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以实现其对中国辽阔疆域的稳固统治.③ 运用好教材正文中的图示、图表.●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应让学生很好掌握,并运用版面记忆法将其熟记,这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三省六部制这一重要历史概念非常重要.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当然是要求学生理解.这种图示本身就非常清晰醒目,这里的内容就已经包含着很强的逻辑关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内容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重要的历史概念,这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不矛盾.●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北宋时代文官出行图、达鲁花赤铜印等图示,对于我们理解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两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区,掌握宋朝对地方官的防范措施,了解元朝为什么要设置达鲁花赤官职以及如何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都能起到强化记忆、加强历史感、加深感性认识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说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等.④ 作好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弄清框架形成结构;提纲挈领概括要点,画龙点睛得出结论;纵横联系比较探讨,深入理解实际运用.2.教学案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