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9世纪末9群学的有利条件。“群学”流行对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有何意义。

如题所述

社会学的旧译名。认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受“所生之国、所业之流、所被之政、所受之教”的影响,并提出了治难、解惑的有关方法。《群学肄言》的翻译出版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严复《译<群学肄言>序》:“羣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羣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顾有据羣学见地以观诗者。

严复于1897年开始译,1898年在《国闻报》的旬刊《国闻汇编》上,发表《砭愚》和《倡学》两篇,题为《劝学篇》。1903年上海文明编译局出版《群学肄言》足本,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订正群学肄言》,现在流行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严译名著丛书》本。该书是一部研究社会方法的著作。译者用文言文夹叙夹议译出此书,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译者的著作。该书强调“以天演为宗”,以生物学规律研究社会现象,从而论证中国的社会变法。全书分16章:砭愚、倡学、喻术、知难、物蔽、智、情瞀、学、国拘、流梏、政惑、教辟、缮性、宪生、述神、成章。《砭愚》与《倡学》两章阐述了社会研究必须有专门的学科,可以成为科学的观点和道理《喻术》则概括了社会学的主要含义,提出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学探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律。社会学的内容在于说明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他认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受天演规律所支配的。社会犹如生物有机体,是不断进化的,生物学的规律可以用之于社会学。《知难》述治社会之难,一在物之难,次在心之难,三在心物对待之难。作者认为,此章是全书的枢纽。《物蔽》以后各章探讨了社会研究中的客观困难与主观困难,即“物之难”与“心之难”。

严复在“译群学肄言序”开头即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未来也。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群学肄言》全书共16篇,从第五至第十二这8篇,分述了研究社会学时,常常遇到的来自8个方面的困难或者偏颇。
  第五篇“物蔽”。讲的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物)往往因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正确认识(蔽)。这些因素例如载记传闻多有乖谬,认主观之变为客观,成见,私心,处境不同而见有明暗,以间接之知为直接之知,肤浅的观察只看到表面现象而看不到实质,此外还有时间空间的因素。书中说:“物蔽也,固常有也,知而谨为之所,足矣。”
  第六篇“智”,讲的是智力受到的拘束。其中举例谈到:以己度人之不足恃,因果难稽,物理之繁,非心能之简者所能副,世事纷纭复杂,变化万端,浅见者囿于习惯,以己见判定是非,可说是智力受到的一大拘束。作者并且预言,后世必有不同于今天的是非标准。
  第七篇“情瞀”,讲的是因感情引起的愚暗。例如卞躁者以公理之不可胜而怒之,人心竦于势力,久处于积威权势之下者,难与言一群之是非,史家也因为崇尚权力而详写帝王将相,而不注意平民生活等。
  第八篇“学”,讲的是教育方面的偏颇。有两种教育主张:“其一曰为己之教,其一曰为人之教。为己者主于相胜,为人者主于相亲。”认为战争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所以为己之教未可厚非,可是其积极作用有一定限度,过度了就有害。因此为己之教必不可终行。为人、为己二者不可偏废。
  第九篇“国拘”,讲的是褊狭的爱国心。爱国人同此心,而褊狭的爱国心又人同此蔽。因为能够爱国,国家得以存在,而褊狭的爱国心又会惑乱人群的心理,这是社会学中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爱国之过与为己之私,同出于一源,然为己之私易见,而爱国之过难知。怀有褊狭的爱国心就不可能研究社会学。
  第十篇“流梏”,讲的是行业的偏见。书中举例说明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偏见,分析了这些偏见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利害。
  第十一篇“政惑”,讲的是政治方面的偏向。斯宾塞认为,效果与动机常常是不一致的,甚至常有适得其反的事。“自我观之,则勤于耕者不必多稼,畜于财者不必善贾。而事效相反者,亦频频有之。不独一身一家之中然也,一国天下莫不如此。”希望的结果不一定出现,出现的结果却又不是所希望的。主张革新的人怀着良好的愿望,却不一定能看到新也有新的弊端,而反对的意见却可以匡正其过头的做法。主张保守的人习惯于遵循旧章程,“而不知凡古圣先王所创制者,要皆为一时之法,于其所遭之运会为最宜,然道德典章,无亘古不变者也。”斯宾塞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这两种主张都“不可偏废”。
  第十二篇“教辟”,讲的是宗教的乖辟。“自其大者而言之。则神道之严威既重,将人伦之修饬以轻。其论事也,将以合于教者为善,不合于教者为不善,而民义举以废矣。”而且每一宗教都指其他宗教为异端,入主出奴,莫衷一是。书中介绍了欧洲基督教的几个教派。可是,斯宾塞认为“宗教为物,乃群治所不能废。”他反驳了那种认为“民生群治无所用于宗教”的意见,他的意思用严复概括的话来说:“盖常人思力之浅,于日用之际,在在见之,况于远大,乌能自作则而率由之乎?盖宗教精粗不同,而无可废之一日。”
  在分别论述了以上八个方面的困难或者偏颇之后,斯宾塞作了一个概括或者总结,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性灵的修缮,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求得解决。他于是写了第十三篇“缮性”,这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一篇。黎锦熙推荐毛泽东读的,就是这一篇。这一篇讲的是治学的方法,通过训练排除研究中困难的方法。严复解释说:“知为学之难,思诚之不易,而后有省察之功。虽然,徒言省察,尚非学也,则继此而论其所以缮性者。缮性非他,亦言其所以为学之方而已。”
  斯宾塞提出了一个论点:“盖群学(社会学)者,一切科学之汇归也。”“欲治群学,于是玄间著三科之学,必先兼治之。”这三科是这样划分的:名学(逻辑学)和数学都是十分抽象的思辨科学,“所以研不易之事理,究不遁之物情者也”,属于玄科。理性思维(理)由抽象(玄)而逐渐及于具体(著,显著)。居于“玄”与“著”之间的,斯宾塞称之为“间科”;“其玄与著之间,是为间科,则质(化学)力(力学,借指物理学)诸学之所有事也。”间科是研究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的,“言群学不能置因果也,故间科尚焉,然而知因果对待矣。”著科的研究对象,是显著存在的客观世界,“不及其著,则不知其为物之悠久蕃变旁通错综也。故有天(天文学)地(地学)人物(生物学)诸学。之数者皆大物也。”书中详细论述了三科之用与其利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7

    有利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4分,任答2点给4分)

    2.意义:甲午战败,列强瓜分,民族危机严重;

                 维新派宣传“群学”,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思想,推动中国进入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04
19世纪末9群学的有利条件:
1. 民族危机加剧: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促进了人们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2.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他们渴望通过改革或革命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独立。
3. 西方文化的影响:19世纪末,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群学”流行对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的意义:
1. 唤醒民族意识:群学的流行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2. 推动改革和革命:群学的流行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推动了改革和革命的进程。
3. 促进知识分子的成长:群学的流行也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成长,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革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