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内外朝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如题所述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

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

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当大司马领尚书职位时,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

扩展资料:

汉朝时,有相关规定,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一下的中都官和郡国官,不但如此对于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丞相有举荐权。

丞相的权力太大,已经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了。汉武帝愤慨说: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于是,内外朝制度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汉武帝时期,中朝的人员主要是由三方面人才构成:

1、主要是少府官员,汉武帝时期,将它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参与重大决策的机构。

2、侍从、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加官,这些官员主要是在重大决策时,可以朝谏奏事。

3、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如大司马、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这些人被皇帝授予头衔,参与决策。

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外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1
首先了解一下内外朝制度: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 。汉武帝将身边重臣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这样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中朝是决策机关,外朝是政务机关。中外朝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
接下来看一下内外朝制度的产生、发展与衰落。汉初沿用秦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 ;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 。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这样,皇帝只在朝会上对重大朝政做个批示,皇权受到挑战。中外朝制度建立后,汉武帝通过提拔贤良对策等方式,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达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但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成为中朝的主宰,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东汉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到了东汉中后期汉章帝以后,多位幼君继位,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外戚、宦官已经不可控制了。东汉王朝随着中朝势力被宦官、外戚把持逐渐走向衰落,直至土崩瓦解,内外朝制度也不为后人所继承。
第2个回答  2010-10-24
汉武帝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在政治体制上开设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中、外朝体制形成的根源在于汉初政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矛盾,换言之,它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汉初承袭秦制,以丞相辅佐皇帝,丞相权势之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形势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没有什么改变。他即位不久,丞相田蚡掌握任免大小官吏的大权,可谓权倾朝野。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一日,田蚡入宫奏事,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仅一语便表明武帝不满丞相权柄之重,决心削弱相权,建立中朝。

武帝通过贤良对策等方式,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侍中、诸曹、诸吏、给事中,从而成为入侍武帝的内臣。他们名为侍从之臣,实际参与谋议,这些中朝官员的秩爵并不显要,但是身份特殊,他们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这种做法就是用小官管大事,而这些小官又易于控制,从而收到以卑制尊、以轻驭重、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

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便于众人对武帝意图的理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0-23
就是皇帝撇开原来的丞相那班人,自己任命一些信任的人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第4个回答  2010-10-23
当时为适应对匈奴作战的需要,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减少廷议决策对皇帝的影响。刘彻设立了以卫青为首的内朝。这样军事作战保密达到了,而皇权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此西汉的政治制度便形成了内朝的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一起管理政务及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