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字的读音

如题所述

牟1 [móu ㄇㄡˊ]
[《广韵》莫浮切,平尤,明。]
1.牛鸣声。《说文·牛部》:“牟,牛鸣也。” 唐 柳宗元 《牛赋》:“牛之为物,魁形巨首……牟然而鸣,黄锺满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牛﹞其声曰牟。”2.加倍。《楚辞·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王逸 注:“倍胜为牟。” 洪兴祖 补注:“牟,过也,进也,大也。”3.大;博大;多。《吕氏春秋·谨听》:“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 高诱 注:“牟,犹大也。”《淮南子·时则训》:“毋或侵牟。” 高诱 注:“牟,多。”4.模样。《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女缘生前貌不敫,每看恰似兽头牟。” 蒋礼鸿 通释:“兽头牟,就是兽头的模样。”5.通“ 侔 ”。等同,齐。《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德牟往初,功无与二。”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侔”。《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足下今日之相比先大不相牟。”6.通“ 眸 ”。参见“ 牟子 ”。7.通“ 蛑 ”。食苗根的虫。引申为贪取,侵夺。《战国策·楚策四》:“上干主心,下牟百姓。”《汉书·景帝纪》:“渔夺百姓,侵牟万民。”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侵牟食民,比之蛑贼也。”《明史·丛兰传》:“ 陕西 起运粮草,数为大户侵牟,请委官押送。”8.通“ 麰 ”。大麦。《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 朱熹 集传:“来,小麦;牟,大麦。”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总名》:“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9.通“ 鍪 ”。头盔。参见“ 牟甲 ”。10.通“ 堥 ”。釜属器皿。《礼记·内则》:“敦、牟、巵、匜,非餕莫敢用。” 郑玄 注:“ 齐 人呼土釜为牟。”《隋书·礼仪志二》:“荐粢盛为六饭:粳以敦,稻以牟,黄粱以簠,白粱以簋,黍以瑚,粢以琏。”11.通“ 务 ”。参见“ 牟光 ”。12.用同“ 矛 ”。参见“ 牟槊 ”。13. 春秋 时国名。在今 山东省 莱芜市 东。《春秋·桓公十五年》:“ 邾 人、 牟 人、 葛 人来朝。” 杜预 注:“ 牟国 ,今 泰山 牟县 。”14.姓。 西汉 有博士 牟卿 , 东汉 有太尉 牟融 。见《汉书·儒林传·周堪》、《後汉书·牟融传》。
牟2 [mù ㄇㄨˋ]
[《集韵》莫後切,上厚,明。]
地名用字。如 牟平 ,在 山东省 ; 中牟 ,在 河南省 。
【牟子】即眸子。瞳人。牟,通“ 眸 ”。《荀子·非相》:“ 尧 舜 参牟子。” 杨倞 注:“牟与眸同。参眸子,谓有二瞳之相参也。”
【牟甲】即盔甲。牟,通“ 鍪 ”。《周书·李弼传》:“ 太祖 以所乘骓马及 窦泰 所著牟甲赐 弼 。”《隋书·刘昉传》:“劫调布以为牟甲,募盗贼而为战士。”
【牟尼】1.梵语muni的音译。意为寂静。多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 牟尼 鷲岳 之光, 弥勒 龙华 之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殿中供者,名 瓦窰圣 ,类 牟尼 。”《西游记》第十七回:“瓦铄黄金焰, 牟尼 白昼光。” 胡适 《吴敬梓年谱》引 清 吴敬梓 诗:“独客卧禅关,昏灯对 牟尼 。”2.即牟尼子。 清 昭连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百八牟尼亲手捧,采来犹带乳花香。”参见“ 牟尼子 ”。3. 清 代朝服上的珠串。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今中书不兼馆差者,无不挂珠矣……即数十金捐纳之科中书,亦且一串牟尼项下垂矣。”
【牟尼子】亦称“ 牟尼珠 ”。
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清 夏颂来 《新乐府·佛无灵》:“口念 阿弥陀 ,手数牟尼子。” 清 沈日霖 《晋人麈·异闻·串月》:“其影自水接天,纍纍乎有数十百月,如百八牟尼珠状。”
【牟尼珠】见“ 牟尼子 ”。
【牟尼教】即摩尼教。 宋 陆游 《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诳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淮南 谓之二禬子,两 浙 谓之牟尼教, 江 东谓之四果。”
【牟光】即 务光 ,古代隐士。牟,通“ 务 ”。《荀子·成相》“ 天乙 汤 ,论举当,身让 卞随 举 牟光 。” 杨倞 注:“ 庄子 曰:‘汤让天下於 卞随 、 务光 ,二人不受,皆投水死。’牟与务同也。”参见“ 务光 ”。
【牟牟】牛鸣声。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某屠牛》:“忽林内有数牛,牟牟而来。” 鲁迅 《坟·春末闲谈》:“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
【牟利】谋取利益。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牟利自市。” 唐 权德舆 《进士策问》之三:“欲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3

部首:牛
五笔:CRHJ
笔画:6
móu
1.取,谋求。 2.牛叫声。 3.古同“眸”,瞳人。4.古同“侔”,等同。5.姓。

〔~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