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到底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

如题所述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称之"同治中兴"之能臣,又有人称之"卖国贼"。纵观历史,能够给予李鸿章唯一的客观评价就是"忠于社稷"。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å¿ ”这一字,自古以来就是皇室对臣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他没有辜负清朝赋予他的权力,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延续着这个腐朽王朝的生命。


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面临千年未见之变局,落后的封建王朝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个时候的清朝可以说是内外受敌,内部太平天国起义,外部各国列强虎视眈眈,而此时李鸿章便清楚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他开始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设备来改革军队,民生,工业等方面,开创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可以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工业起源就是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说将清政府的灭亡硬生生地推迟了几十年。

李鸿章最辉煌的四十年也正是清朝最风雨飘摇的四十年。

这四十年间,清政府所占据的大好河山正在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而李鸿章在这个时间段上却又正好是主持全面外交事项,这也是他被称为卖国贼的原因。

由于时代的局限,清政府的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而"弱国无外交",作为势弱清廷的代言人李鸿章,面对列强政府的一些无理要求,虽然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是奈何清政府实力太弱,为了能够延续清政府的统治,只能代表着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卖国条约。

但是我们想想,这种条约是李鸿章能够做主的吗?

如果不是清廷统治者的上级指示要求,有最高指导意见,李鸿章他何曾敢越俎代庖,自作主张,出卖一分土地?如此将卖国贼的大帽子扣在他的头上,真的是有点冤屈。相反在签订这种条约的过程细节中,李鸿章更是费尽心思减少清政府的损失。

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谈判中,李鸿章遭遇日本人枪击,子弹入骨,险些遇刺身亡,更是让日方让步了白银一亿两;到了辛丑条约的时候,慈禧西逃,李鸿章与洋人和谈,谈到最后也是大口吐血,清廷还要拿李鸿章当替罪羊。

但是李鸿章也没有推辞这种责任,每次在清廷面临危机之时,不管是否情愿,李鸿章总是被翻了出来,推了出去,恶人总要有人去充当,李鸿章自诩大清裱糊匠,属实贴切。

1901年11月1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唯一能与洋人周旋的人。所以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帝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以上这几句话完全没有任何夸张之言,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真的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可以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我们站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看李鸿章,他的这种对清朝的忠,却是真正的“负了天下”,耽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李鸿章主张变革,但是他却想以非根本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来代替根本性上的政治体制改革,根本是行不通的,正是因为李鸿章的这种侥幸心理,耽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清朝垮台。

他作为臣子,又是慈禧宠臣,但却不忠于当朝皇帝,只听从慈禧的命令从而导致屡屡误国。慈禧贪权恋位,架空皇帝,迟迟不肯归政光绪,这本来是违背清朝"祖制"的,而李鸿章作为首辅大臣,国之支柱,不仅没有制止慈禧的这种行为,却带头支持慈禧继续揽权。

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正是“负了皇恩”?

李鸿章忠于清廷社稷,但既负了圣恩,又负了天下黎民,但用“卖国贼”一词形容李鸿章,有失偏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