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爬直接走不是发育好,对以后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在《儿童心理学》中,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说过,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系列在不同年龄,按特定顺序出现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的出现取决于遗传的影响,但是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受看护者的影响。也就是说遗传是第一发展力,但是看护的环境同样重要。

所以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爬的比较早,有的孩子爬的比较晚。

为什么有的孩子爬行的早有的爬行的晚?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爬行的是早还是晚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原因一,遗传因素

孩子大运动发展的顺序是已经写在基因里的密码,而且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是不同的,这主要和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两人中有一个人本身大运动发展较快,那么孩子的大运动可能也会发育的比较快。相反,如果父母两人中有人大运动发育较迟,孩子的大运动发育同样会受到遗传的因素。


原因二,环境因素

错过了孩子爬行的信号

婴儿的大运动发展是呈线性的,每一个大运动都是前后衔接的,所以在孩子学爬行之前是会进入爬行敏感期,孩子会释放出想要进行爬行的信号。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信号的出现代表着孩子的身体已经开始为爬行做准备。

信号一,孩子开始出现匍匐爬行。很多宝宝过了半岁或者进入7个月,他们爬着可以撑起自己的整个上半身,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宝宝会开始进行匍匐爬行,这个爬行的过程中,孩子不是手膝用力,而是肚子着地用力,爬起来像青蛙一样,这代表着孩子已经有了爬行的意识。

信号二,婴儿开始倒着爬。本来宝宝的爬行应该是膝盖用力向前走,但是有一部分宝宝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他不会往前走,却往后退。这是孩子练习爬行的一个过程,学会前进之前,先学着往后退,这个过程孩子会学会手膝并用但是向后退会更省力。

信号三,开始做出爬行的动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婴儿学会独坐之后,在爬行之前,他会在无意之间从坐姿到手膝着地,有时候是为了够到玩具,但是孩子没有爬行的意识,这代表宝宝的身体做好了准备。


忽视了孩子的爬行环境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爬行信号之后,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去锻炼孩子爬行了,但是很多父母会忽视宝宝的爬行环境,孩子不爬就是孩子不爱爬,所以很多父母会有这样错误的行为。

从来不锻炼孩子爬行;

把孩子抱得过多,让孩子没有爬行的意识;

不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让孩子不喜欢爬;

干预了孩子的大运动发展顺序

还有一种父母,总是喜欢抱着孩子站在自己的腿上,喜欢孩子在大人腿上跳跃。或者过早的对宝宝进行扶站,架着胳膊让孩子学习站立,导致孩子没有爬的过程,也没有爬的意识,过早的学习站立之后不喜欢爬行,所以很多孩子都会直接开始走,而不喜欢爬。


如何来锻炼宝宝的爬行?

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

爬行的过程首先需要宝宝的双手撑住身体,这需要宝宝的双手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在爬行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练习孩子的双手的力量,可以抱起宝宝,让宝宝双手撑地,父母逐渐的放手,让孩子撑住地面。每天不断的练习,来加强手部的力量。

找一块颜色鲜艳的布,和孩子玩拉布游戏,你来我往,锻炼婴儿的手部力量。

锻炼婴儿的腿部力量

爬行是手膝并用,需要孩子的腿部更有力量,在婴儿开始爬行之前,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去锻炼孩子的下肢力量。

和宝宝一起玩蹬腿游戏。让孩子躺在床上,大人的手掌分别对着孩子的两只脚掌,两只手交叉用力来推动孩子的双脚,让孩子用力去蹬腿。

让孩子趴在地上,一只腿膝盖向前做匍匐状,大人手掌顶住宝宝的另一只脚,使劲向前推,帮助宝宝腿部向前用力。两只腿可以交替练习。


帮助宝宝从匍匐练习到手膝并用

如果孩子只会匍匐前进,可以用围巾吊起宝宝的肚皮,让孩子从匍匐爬行变成手膝并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孩子肯定是不会,大人可以教孩子把一只手向前挪,同时把另一条腿向前挪,让孩子学会爬行的姿势。

用逗引法帮助孩子从倒着爬变向前爬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倒着爬了,可以用吃的,或者比较有吸引力的玩具在宝宝前面逗引宝宝,并且站在孩子的屁股后面来推着孩子,让孩子努力的向前去爬。


爬的过少孩子会有四个缺点

很多妈妈问,孩子不爬直接走行不行,从理论上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从孩子发育的角度来看,不爬的孩子往往在这几方面发展劣势更多。

大脑双侧分化不良,大脑功能区专责化不清晰

人类左脑负责右侧身体,右脑负责左侧身体,人类行动的过程就是左右脑交替工作的过程,爬行会促进大脑中心沟的形成,从而促进左右脑个功能区的专责化。如此大脑从各个感官获取的视、听、嗅、味、触等信息,相应的大脑功能区才能更加精准的接收属于各自的信息,进而才能做出更加合适、恰当的适应性反应,精准的指挥我们的肢体和调控我们的行为。如果宝宝出现大脑双侧分化不良的结果,就会出现工作的时候乱用身体,比如写字的时候不但手上用力,身体、胳膊、甚至头都在用力。

前庭觉刺激不足,容易前庭觉失调

前庭觉是人体三大感官之一,前庭的功能主要接收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婴儿爬行的过程中头部会不断的向前或者向左、向右,通过这些动作来此前庭觉,如果前庭觉刺激的不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

平衡系统差,孩子更喜欢动

婴儿刚开始练习爬行的过程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孩子的平衡感是在一点一点练习之后获得的,这就是孩子的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关系,当孩子能够自如的爬行是,证明身体和地心引力已经达到了一种默契,如果孩子爬行不够,这种默契没有形成,在孩子静下来的时候,他会感觉到浑身难受,更容易出现好动。

影响孩子的空间感发育

爬行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到达的地方更多,他们眼睛能够探寻到的物品也在增加,不断的探索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空间的概念,比如床上到地面的距离,孩子需要用眼睛来判断,他的眼睛需要给大脑提供准确的距离,来保证宝宝探索的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眼睛会学着聚焦,能够帮助孩子锻炼空间、逻辑思维、以及抽象的能力。空间感发育不好,孩子容易出现看反字,书写容易出格等症状。

孩子错过了爬行期怎么办?

如果孩子错过了爬行期怎么办?错过了爬行期也有补救的措施,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过了年龄就跟不上了。

首先,爬行有开始没有结束

就是说爬行有开始的时间,但是没有结束的时间,孩子一旦错过爬行期,并不代表着孩子没有机会。相反,孩子学会走路后也可以进行爬行练习,比如感统失调在12岁前都可以矫正,那么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后,同样可以多多练习爬行。

其次,爬行和走路的顺序也可以颠倒

很多胖宝宝都不喜欢爬行,有些孩子会直接选择走路,孩子会走路后同样可以选择进行爬行,等于父母可以帮助宝宝调整大运动顺序,目的当然是让孩子多爬,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引导。

因为现在的胖宝宝越来越多,加上后天的养育环境不够,很多宝宝会不爬直接走,妈妈也别灰心,继续加强孩子的爬行练习,一样是有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1
小孩子不爬直接会走是不好的。宝宝在学会爬的过程中,能感知到物体、环境,强化宝宝的空间认知。爬行是个大肢体动作,可以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不爬直接走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相对会较差,长大后比较容易晕车,会同手同脚,运动方面会比较差。
第2个回答  2020-09-11
提倡孩子爬,但不会爬没什么的,好多孩子会跑后才又趴下爬的,只要能吃能睡爱叨叨会自己玩就很好了,说实在话对成长都影响不大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1
这个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我家两个孩子大的没有爬过直接走的,小的就很会爬,但是我感觉没有任何影响啊,每个孩子发育的都不一样,顺其自然就好
第4个回答  2020-09-13
1、孩子没有经过爬行就直接走路,机体协调能力会比较差一些。
2、孩子没有经历过爬行,就没有体会到爬行所带来的快感和感触,从而确实一部分探索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