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2000字)

如题所述

先详细介绍这两种论点,然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我国现实行的政治制度对这两种论点进行反驳,范文:

“早产论”一出来,就遭到列宁的有力批判,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也用事实宣告了“早产论”的破产。但是,苏东剧变后,“早产论”又死灰复燃。

这种说法在我国改革以来也有流传,时常干扰改革的正确方向,有人就要求向资本主义方向改。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方向。

第一,十月革命的发生具有必要的客观条件和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主客观条件时的必然结果。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候,就具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一次大战加速了俄国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俄国帝国主义由于其落后性,当时汇集了比其他国家更多更尖锐的矛盾和危机,俄国人民反战情绪和革命热情高涨;

一次大战削弱了俄国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力量,列强互相厮杀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力量,俄国成了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候,还具备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布尔什维克党摆脱了第二国际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的束缚,在十月革命前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理论创造,特别是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国首先胜利的新理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设理论,这些不同于第二国际庸俗见解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从精神上武装了党和群众。

在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抓住机遇,顺应俄国人民寻找生存出路的要求,通过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危机中创造出社会主义生机,这正是人类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中创造历史的生动体现。不是什么“早产”,而是“十月怀胎”后的“一朝分娩”。

第二,十月革命的发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落后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革命,通过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的进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次大战中的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满足不了人民对“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十月革命的发生正是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发展的结果,通过十月革命,苏俄和后来的苏联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社会进步,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至于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落后国家往往成为资本主义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环节,又是各种矛盾汇集的地方,革命力量较强,容易首先突破。

而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成熟、完善,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丰富、统治地位巩固,特别是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收买、腐蚀工人阶级上层(类似“斩首”),造成沉迷于小恩小惠的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消解了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就难以首先突破。

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来看,已有类似的历史先例:古代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发达,但最先进入封建社会的是中国;中国封建社会发达,但最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是西欧。

同样,西欧资本主义发达,但最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是俄国。在发达国家主导世界体系的条件下,落后国家抓住历史机遇,通过革命实现制度创新,走到历史发展的前列,这也可以说是落后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十月革命的发生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理解。提出“早产论”,否认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可以搞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庸俗生产力论。

这个观点缺乏矛盾分析,只看到生产力的相对落后,没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矛盾,只看到孤立的落后国家,没看到落后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肤浅的教条主义观点。

邓小平说:“列宁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产力论时讲,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

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至于说像俄国、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因为落后还有更快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那么,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来做,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实现了现代化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十月革命的发生开辟了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新纪元、人类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纪元、社会主义从世界体系中的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历史新纪元,是人类的伟大创举,影响深远。

“共产主义渺茫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资产阶级政客、学者及其他反动势力即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幽灵”,百余年来进行着不遗余力的攻击、污蔑,并采取种种卑劣的手段,“必欲去之而后快”。

像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派普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在所著的《共产主义实录》中蔑称:“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幻想”,并狂妄地表示这“是一篇宣告共产主义死亡的讣文”。在国内,持有、附和这种论调者也不乏其人。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人发出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共产主义渺茫论”一度喧嚣尘上,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如今,这种论调又沉渣泛起,不能不再次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并予以驳斥。

“共产主义渺茫”论调阴魂不散,有着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这里不作分析,但要强调的是,西方散布“共产主义渺茫论”,其实质是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统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等于从根本上宣告了资产阶级统治必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特别是20世纪以来无产阶级革命在多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政权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阵营一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阵营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更是让资产阶级胆战心惊,如鲠在喉。

消灭社会主义制度、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便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百余年来一刻不停在做的首要头等大事。

伴随武装侵略、军事干涉、经济封锁等硬手段,西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歪曲与攻击,散布“共产主义渺茫论”就是他们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惯用做法,妄图以此来扰乱人们的思想,挑动人们起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而达到彻底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险恶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西方采取这种卑劣手法取得的具体“成果”。殷鉴不远,我们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再看国内。“共产主义渺茫论”还存在市场,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与西方敌对势力里应外合、沆瀣一气,恶意散播以外,还有就是有些人丧失了理想信念根基,丧失了革命必胜、改革必胜、发展必胜的信心。

他们看不到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自我纠错魄力能力,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更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这些人以僵化的理论思维、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是无法触及的“水中月”、“镜中花”幻象,与其去追求虚幻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如捞取眼前的实际利益。

这实际上是短视主义、利己主义,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形而上学、不可知论在作祟,这种思维、心态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一种社会形态是否高级,决不是凭主观评价来衡量的,它有着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他们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指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必然趋势和必然归宿。

也就是说,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高级社会形态取代低级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期间会有曲折反复,但总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它的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怎么可能是虚幻的、渺茫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呢?

必须要指出的是,社会形态的更替虽然是历史的必然,但并不代表这种更替是自然而然、一帆风顺的。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来看,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无不伴随着血与火,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才换来的,一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是一部“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战胜封建社会是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是这样。

因为坚信旧的社会制度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我们才坚定了为之奋斗的信念;懂得新的社会制度(高级社会形态)必然优于旧的社会制度(低级社会形态),我们才更应该去珍惜、维护!

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之中,共产主义社会毫无疑问是最美好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阶级差别,国家消亡,完全没有剥削和压迫;全体成员拥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我们说,这样的社会不就是古代人们梦寐以求的“乐土”、“大同世界”和“世外桃源”吗?对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歪曲,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之奋斗呢?

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一定能够实现,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从理论上做了科学的论证,而且是经过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这一点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伟大实践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然而,就像美好的生活不会自己降临一样,美好的社会制度也不会自己到来,必须要靠人们的奋斗牺牲去争取、辛勤劳动去赢得。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作是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而接力奋斗!(王维家)

扩展资料

其实,共产主义并非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现实的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过清楚和完整的表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里,共产主义不是思想家头脑里的乌托邦,而是活生生的实践、现实的运动。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行动起来,必须在实践中为其不懈奋斗。

懂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人都知道,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我们今天一般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但并没有否认这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更没有否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广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已经走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向着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全民所有,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些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寄托着共产党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绝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

客观地讲,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还有很大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意味着遥遥无期,我们绝不能把“长期”当成“无期”,绝不能因为实现过程漫长就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如果大家都觉得共产主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可能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实现这个美好理想而不懈奋斗。

现在,个别党员认为共产主义可望不可即,甚至是望都望不到。这是世界观出了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的表现。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干好现实工作,又要志存高远、守护理想,把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在严峻复杂的世界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多元多变的思想潮流面前,共产党员尤其要点亮理想之灯、拨正信仰指针。

总之,共产主义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共产主义必胜,但不会速胜;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过程,但绝不是虚无缥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添砖加瓦,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只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夺取政权之初,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出现了对俄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的质疑。考茨基以西欧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条件为标准,提出了俄国社会主义“早产论”。

他认为俄国即使违背规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最终会由于“早产”而失败。后,社会主义“早产论”再次出现,并借机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认为深受影响的中国最终也难逃苏联的结局。可事实是,苏联虽然解体,但焕发着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同志去年在与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

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发表后,关于如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首先要理直气壮拒斥“共产主义渺茫论”。

不可否认,在共产主义理想问题上,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确实存在思想认识不清、理想不够坚定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疏于学习,对共产主义相当陌生;有的党员、干部虽然常将共产主义理想挂在嘴边,但既不真信,更不践行;

有的党员、干部精神上“缺钙”,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理想信念动摇,得了“软骨病”;等等。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的这些问题,与一段时间流行的“共产主义渺茫论”不无关系。

当前,一些人比较关注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遥遥无期,进而将共产主义看成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与现实毫不相关的东西。

扩展资料:

再看国内。“共产主义渺茫论”还存在市场,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与西方敌对势力里应外合、沆瀣一气,恶意散播以外,还有就是有些人丧失了理想信念根基,丧失了革命必胜、改革必胜、发展必胜的信心。

他们看不到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自我纠错魄力能力,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更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这些人以僵化的理论思维、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是无法触及的“水中月”、“镜中花”幻象,与其去追求虚幻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如捞取眼前的实际利益。

这实际上是短视主义、利己主义,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不可知论在作祟,这种思维、心态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