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兴趣

如题所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学生们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 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 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在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指导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开头难”,只要把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指导好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开展了。那么,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写作文,如何来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指导。一、三年级作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对于低年级写作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对于小学三年级的习作不能要求过高,否则,不仅达不到要求,而且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这恐怕也是不少小学生“怕”作文,教师总觉得学生习作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三年级的作文刚刚起步,习作的关键不应该放在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应该放在如何让学生想写,愿写,乐意写,激发学生乐写的兴趣上。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呢?(一)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多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素材的提取来源之一是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之二是来源于说或听的间接的渠道,没有习作素材,就谈不上写作文。有的同学,正是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方才悟出意义,产生写作的欲望。三年级孩子毕竟年龄还小,他们往往还不会观察,常常在观察中忘记自己的观察任务,被一些新鲜的对象吸引他们的注意,所以我常常带着他们去生活中观察,并教给他们一些观察的方法。在学完了《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后,我让孩子们去寻找秋天。告诉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整体到部分,由人物到景物,由远到近或由上到下。我带领学生先观察又高又蓝的天空,天空向南飞的大雁,再观察蓝天下的树林及树林中的落叶,抓住枫树重点观察,启发学生想象随风飘扬的枫叶,最后观察远处的田野,农民伯伯的丰收景象,观察果实累累的果园,金黄色的稻田,这样由远及近的观察。观察完后,学生再来写作,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观察的顺序写出比较优美的作文——《我爱秋天》。(二)不断积累,调动他们习作的兴趣大纲指出,低年级每学年要背诵3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三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指出了要重视学生的积累。学习一个新的词语,我总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出几个句子能把这个词语学以致用,我们班学生每人至少买一本作文选,准备一个摘抄本,每天读两个课外故事或看两篇作文,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及语文课文里的好词好句抄在摘抄本上,中队还在教室的一角用小黑板展出了成语角,每天学习一个成语。这样一来,学生的大脑在不断地积累,再积累,到写作文时,他们就有内容可输出了,这种积累应该是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第二,要注重作文的命题与选材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写“。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真实景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不手空话”的要求。第三,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讲评,而且讲评要以激励为主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作文,从而给予他们的成功体验。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中,只要学生能把句子写通顺,错别字较少,篇幅比较长,我就给学生打“优+”的等级甚至“优++”的等级。学生哪怕有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我就给予表扬,给予肯定他的成绩,并在评语中写上“你进步了!”、“你真棒!”等等的激励话语。这样一来,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厌烦心理,而不是他们一听写作文就头疼,这样就不会在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写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