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初中语文课前预习

如题所述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无论教师如何努力,教学效果都不会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我们还要从根本上说。 一、语文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新年华教育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从实践来看,语文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 )预习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形式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成为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由于新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时,必然要运用所学的旧知识,这样无形之中复习了旧知识,预习多了,所学的知识自然就复习得多,复习多了,学生自然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理解透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自然就会深。 (二)预习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中考,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前预习。一个好的预习,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自学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这就是证明。 (三)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 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杨再隋教授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 。 可见,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因之这一习惯更应重视、培养和推广。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 二、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引导不当 由于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真正清楚,以及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消极态度,使得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深度、难度和要求大打折扣。具体体现在: 1.预习内容单一。既不涉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不涉及对文本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预习。一般都只停留在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新词上。因为预习内容单一,导致预习范围过窄,使预习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   2.预习形式单一。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其他资料。预习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更没有来自作家背后的知人论世式的背景材料的准备。这种预习,教师是例行程式,学生是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3.预习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嘴上喊预习课文,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为什么要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预习,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 (二)学生执行不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的预习跟不上,会致使课堂上每个环节进展连连受阻: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就连字音读错的地方都比比皆是,课文读得结结巴巴,更别说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连句子都读不通顺的学生,又怎么会体会出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呢?大多数同学即使做预习,基本上也就是完成词语部分,而对有思考价值的、需要动脑思索探究的问题,则搁置起来,完全等着课堂上老师来分析讲解。 (三)家长重视不够 课前预习作业是留给学生的,但许多情况下是要在家庭中完成的。不少家长只知道孩子有作业,但作业内容不清楚,只要孩子在桌前看书,别的就不过问了。疏于督导,使孩子的预习浮光掠影,更有甚者既不读也不思,把预习这样的“软作业”抛到了一边。 (四)客观环境不利 学生预习效果不佳,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1.因为学生课外作业过多,且都有硬指标,使学生力不从心,便把有一定弹性要求的课前预习作业,当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软任务。 2.当今社会不读书的浮躁氛围以及网络、游戏、电视都挤占了学生预习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的措施 (一)注重激发预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想要强化预习环节,而不流于形式,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长此以往,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我以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 1.转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可以通过晨间谈话等方式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 2.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可以给预习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口头和物质奖励。 3.分层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学习需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教师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就行了;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二)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调查,我发现在布置预习认为后,学生往往在思想上产生误导,认为作业太简单,充其量只是读读课文,然后就没有了兴趣,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反而会形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因此,我决定教师的指导显得非常必要,要恰到好处地“扶”一把,体现一个“导”字。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这句话启迪我们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 1、从吸引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积极性 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要吸引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愿望和积极性,产生一触即发的效果。兴趣是开启求知大门的钥匙,兴趣可以把学生从某种压抑的状态中激奋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效地唤醒他们对问题研究的欲望。因此如果预习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直接使学生沉入文本仔细阅读。 2、从课外知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 由于时间、空间的距离, 知识、体验的不足等, 学生对某些课文中叙写的人物、涉及的知识等感到陌生, 从而影响了他们进一步地深入学习、理解课文。这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问题以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要想圆满完成这个预习任务就要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 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以课外丰富、补充课内,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也加深了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 3、从文眼入手, 教会学生把握主体 所谓“ 文眼”, 就是课文中能够揭示主题或是对主题有提示作用的词或者句子。它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 也是作品外景内情的交融点, 在结构上起着牵动、制约全篇的作用。因此, 在课前预习中, 抓住了文眼, 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课文的钥匙。课前预习问题时抓住的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实是抓到并打开了这篇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 这样便能窥见全篇, 居高临下, 整体把握, 了解文章的叙事脉络,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4、从整体入手,教会学生系统学习 课前预习提问要把握“整体阅读”的原则,反对肢解课文。不能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要使学生学会“整体阅读”,站在整篇课文的高度宏观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写作方法,进而受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熏陶。那么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很好地落实这一理念呢?我觉得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因为预习环节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可以从主题、结构、形象等入手,很多“整体性”的问题是没办法在课堂上给他们时间进行思考的,我们让学生在预习时思考,在课堂上交流心得,这就一举两得了。 5、从对比学习入手,教会学生知识迁移 知识的迁移, 主要是方法的迁移, 就是引导学生把过去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应用到新的课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基本理解单元课文内容之后, 根据教师授给的方法和各篇课文的内在特点, 列表比较, 找出规律, 实现自我学习的横向迁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人物精神、写作方法等方面列表对比, 找出共性与差异的东西来, 体会两文的异曲同工之效。 (三)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 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最好用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一一记录清楚。此外,教师还要明确赏罚制度,对预习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不自觉预习的学生也要有适当的惩罚。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那么怎样真正将预习融入阅读教学的整体中去呢?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缤纷的展示舞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现预习成果,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   1.当老师 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小老师,通过向同学传授自己在预习中得到的知识,以此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预习中精益求精。其次这样还可让学生之间彼此纠正错误。经过我们的实践,我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都非常地专注,彼此促进性极强。 2.扮演员 有的文章中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学生在预习会非常地受感染,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趣味盎然的进行演出,再让大家共同来评议他们在预习中的体验是否恰当,理解是否到位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适当变换预习方式,这样也会有不同的预习结果,在形式多样的预习检查中,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上的增长,更获得能力上的提高。 总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让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之下形成语文预习的好习惯。当然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都必须付出努力。所以我会坚持引导学 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更多的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并从中受益! 以上就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一些初步探究,事实证明: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对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