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作品当中,为何总写父亲死了?

如题所述

其实读过鲁迅的书的人都知道,鲁迅的父亲是死于庸医的医治。所以也就是说鲁迅的父亲在封建年代死的还是比较可惜的,如果有一定的医术而不用那些庸医的医术,我觉得他的父亲一定是能被救过来的。我们都知道鲁迅后来到日本学医,其实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死于庸医之手,他不甘心决定学习医术拯救病人,这样也可以救更多的人。正是因为他父亲的死,所以才决定了他最后去学医,我觉得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父亲的死,也是为了怀念父亲。

其次也是想强调在封建年代自己的父亲死于庸医之手其实还是比较惨的,如果是自己学习良好的医术,一定可以拯救父亲的病。我们知道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是学的艺术,但是他最后弃医从文其实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决定用文章去拯救中国人的心灵,让封建的中国人得到一定的觉醒。所以说他在文章中提及自己父亲的死,也是为了抗击封建,让人们理解到封建给人们带来的迫害。

正是因为那样的风险,点在人们的思想得不到一定的领悟,所以受到了很多的破坏,封建思想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在文章中提及自己父亲的死,其实也是为了警醒中国人不要抱有封建的思想,一定要改变封建的思想才能获得新生,如果一直都抱有封建的思想,那么中国就会灭亡,他想用自己的文章来唤醒中国人的内心。

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成为一剂良药,先医治病人的心,医治了中国人的心,比医治中国人的身体要重要的很多。所以说鲁迅的很多文章都是很讽刺的,写得很深刻,就是这样深刻的文章才能唤起中国人的内心,他希望用自己的笔来医治中国人的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鲁迅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大家,在他的作品中,“父亲”总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这是和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关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鲁迅对自己父亲的复杂情感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鲁迅先生是一代文豪,他弃医从文,用一支笔敲醒了无数的人,在鲁迅的作品中,很少有对于父亲的正面描写,总是隐喻父亲的死亡或者是把父亲描写成一个并非正面的形象。

鲁迅的作品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和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关的。鲁迅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本来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命运似乎格外的捉弄人,鲁迅的父亲卧病在床,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在幼年时的鲁迅印象中,父亲是一种威严的形象,鲁迅的父亲脾气非常的暴躁,动不动就会摔筷子,幼时的鲁迅对他是非常的害怕的。父亲去世后,鲁迅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童年经历,鲁迅才会在他的作品中,清一色的描写父亲。

鲁迅作品中的父亲并没有很多的正面描写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鲁迅对自己父亲的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导致的。鲁迅是敬畏自己的父亲的,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鲁迅塑造的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的形象,所以他是畏惧的,但是鲁迅同时又是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些恨的,父亲的去世使小小的鲁迅不得不代表他去参加家族的会议,被很多的大人嘲讽,逼迫,所以这一段的时光是非常不美好的。

鲁迅笔下的父亲之所以经常是死亡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上两点。因为父亲的去世,所以鲁迅就过早的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因为“长兄如父”,鲁迅为了给自己的弟弟买房子结婚,就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他一直在承担着一个是父亲又是长兄的责任。鲁迅是伟大的,他给自己的弟弟父爱,就是不想再重复这种失去父亲的痛苦。

第2个回答  2020-01-30
鲁迅这样一位非常有情怀的故人,父亲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乃至对他这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经常在文章中思念父亲。
第3个回答  2020-01-30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丰衣足食的官宦之家,鲁迅父亲性格非常暴躁,经常发脾气,摔筷子,摔碗,所以鲁迅对父亲既敬重又害怕。1893年,鲁迅12岁,父亲周伯宜抱病在床,而且祖父周介孚也因为行贿案,被判入狱。父亲的死和祖父的事,对他的影响特别大。
第4个回答  2020-01-30
因为确实是父亲去世了,并且鲁迅作品中它的作品的背景是衬托作品中的内容出现的,所以鲁迅作品中,总是这样写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