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军队是怎么编制的?

如题所述

蒙古国时期,军队分成蒙古军和汉军两大类。到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把全国军队分成为中央宿卫军队和地方镇戍军队两大组织系统,确定了元军的编制和隶属关系。嗣后元朝诸帝又在这两大组织系统中对某些军队和军府进行了调整。

1.侍卫亲军与怯薛元朝的中央宿卫军队由蒙古政权原有的怯薛组织和新建的侍卫亲军组织构成。忽必烈即位初年,原来的蒙古怯薛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属于阿里不哥,一部分归属于忽必烈。忽必烈很快从属下的蒙古千户中又征集了一批护卫士,使怯薛组织又达到了1万人的定额。除了蒙古人外,色目人、汉人乃至南人也大量涌入怯薛组织。以后元朝政府不断“沙汰”怯薛中的汉人和南人,核定怯薛人数。到了元文宗时,怯薛宿卫士有1.3万余人。

侍卫亲军组织始建于中统元年(1260)。第一个卫军组织称为武卫军,兵员3万人左右,士兵来源于中原各汉军万户属下的军队。以后又改名为左、右翼侍卫亲军,左、右、中三卫。至元十六年,南宋灭亡,忽必烈调整军队布局,增加侍卫亲军兵力,将三卫军扩充为前、后、左、右、中五卫,后又增设了武卫、虎贲卫、忠翊卫、海口侍卫等卫军机构,以汉军为主体,称为汉人卫军;将原来隶于蒙古军籍的色目“诸国人之勇悍者聚为亲军宿卫”,先后设立了唐兀、钦察、贵赤、西域(又称阿儿浑)、阿速、隆镇、龙翊、斡罗思等卫军机构,称为色目卫军。部分蒙古探马赤军人和从草原上流散出来的蒙古人口,也被编入侍卫亲军组织,设立蒙古侍卫与宗仁卫等机构,称为蒙古卫军。此外,还在东宫(后转给后宫或枢密院)之下设立了几个卫军机构。到元文宗时,卫军的总人数在20万至30万之间,汉军士兵约占2/3。

怯薛和侍卫亲军隶属关系不同。怯薛由怯薛长掌管,直接与皇帝发生关系。侍卫亲牢由各卫都指挥使司掌管,除东宫卫军外,均隶属于专掌军政的枢密院之下。

怯薛和侍卫亲军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怯薛负责皇帝的安全,掌管宫城和皇帝大帐的防卫,一般不外出作战;侍卫亲军则既要负责元朝两个都城大都(今北京市)、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的安全和“腹里”(元中书省直辖地区,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镇戍,又是朝廷用以“居重驭轻”的常备精锐部队,随时可以派出去镇压地方的起义、叛乱和抵御外来的侵扰。由于充当侍卫亲军的多是各军中的精锐士兵,因此侍卫亲军成为元军的中坚力量,取代了蒙古国时期怯薛作为全军“大中军”的军事地位。

2.地方镇戍军队地方镇戍军队由驻牧在草原上的蒙古军和分散在全国各地镇守的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构成。蒙古军仍然保持着有战事传檄集合,平时散归各部的状态。千户组织还是蒙古军的基本组织形式。南宋灭亡后,参战的探马赤军除部分被编入侍卫亲军组织外,都被元廷收聚到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军事要地屯驻。探马赤军人的家属也陆续从草原迁往中原驻地。从至元二十年(1284)开始,元廷陆续设置了山东河北、河南淮北、陕西、四川四个蒙古军都万户府,立司于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洛阳、凤翔和成都,分掌探马赤军。四个都万户府所属探马赤军人的总人数,大约在5万人至8万人之间。

忽必烈即位之后,为发动灭宋战争,又从中原地区签军近20万人,补充汉军。全国统一后,元廷将招降来的新附军(原南宋军队)与汉军混编在一起,掺入部分色目军人,分布在各行省戍守,设立了近百个万户府、元帅府分管这些军队。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编组了由当地民族人组成的军队,如辽东有高丽军、女直军,云南有寸白军(又称爨军),湖广有土军、黎兵、洞兵、福建有畲军,吐蕃地区有吐蕃军,等等。这些军队,主要被用来维系当地的安宁,由在当地设置的万户府、元帅府等机构兼管。

元朝军队的兵种,大体上蒙古军、探马赤军以骑兵为主,汉军和新附军以步兵为主。炮军和水军人数较少,一部分分编在各种军队中,一部分由炮水手元帅府、水军元帅府、水军万户府掌管。

元代还有一种专门用来随大军出征掳掠财物的人,称为“答剌罕军”或“乾讨虏军”,实际上是一些政府不给粮饷、不入兵籍的所谓“无籍军”,多由无赖侥幸之徒组成。这种人到处掳掠,祸害地方,元廷每每不得不加以约束收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