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如题所述

中华文明能够有这种强大的延续性,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对闭塞且优越的地理环境。

通过查阅世界地形图,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克里特文明,印度河文明,埃及文明以及巴比伦文明,这些文明所处的区域地形相对平缓,同时四大文明区域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地形障碍。

这使得这几个文明在向外扩张时碰撞甚至对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也给边缘游牧民族的入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反观中华文明,我们文明区域的西边是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东边是太平洋,在当时都是很难逾越的地理屏障,这就使得西方的这四大古文明很难直接接触到中华文明,而对于边缘游牧民族,我们很早就修建了长城,这对于抵抗他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个文明的延续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跟文字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可以说一脉相承,因此至今我们仍可以识别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并能据此去了解几千年前的真实事件。

而在西方,由于两河流域文明遭到波斯帝国的侵略,埃及文明遭到了罗马帝国的侵占,并且在这之后,这两个文明长期处于异域文明的掠夺与统治,从而两河流域文明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文明的象形文字逐渐失传,至今几乎无人能识别。

所以可以了解到,文字一旦不能够顺利地延续下去,那么随之而来的最初文明的一些社会思想也不能流传下去,久而久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便失去了认识过去的工具,他们只会慢慢地被统治者影响,失去自己原本文明的特点,最终文明彻底丧失了延续的可能性。

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华夏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华夏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

在历史演化中,华夏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史书。

他们认为,历史不断有各个朝代的学者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和解释,但后来者会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上古的记录本身就是很模糊,但后来者不断追加,造成了所见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