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科学问题

1.什么是原子?
2.原子的特点是什么?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元,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物理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但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子观,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在中世纪占优势,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物质的原子观在16世纪之后又为人们所接受,著名学者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都支持这种观点。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周期律指出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间相互关联的性质是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时的一个指导原则。从近代物理观点看,原子只不过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

原子既具有可分性又具有不可分性。说原子具有不可分性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原子具有不可分性。因为,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的化分和化合的过程,在整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每一种原子的原子个数都没有变。也就是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单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也有人会这样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的失去电子,有的得到电子,这不叫变化吗?这是一种变化,但从元素的观点看,这些变化仅仅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核的组成并没有发生变化,没有转变成其他元素的原子。原子核组成没有变就说原子没有被破坏,仍然是原来元素的原子。这里说的“最小微粒”是指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所属元素种类不变而言的。说原子不可分性也是这个意思。
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经过一系列重大发现,把一向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说法打破,剥开了原子的“表皮”,雄辩地证实了:原子的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原子是可分的。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量和核外电子负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电子、质子、中子都属“基本粒子”。到现在为止,已发现“基本粒子”三十多种。
“基本粒子”还能不能再分?科学实验证明,“基本粒子”也和分子、原子一样可以再分,因为它们同样有着复杂的结构。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原子不可分,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只能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一般而言,金属单质由单原子构成如铁,稀有气体等由双原子构成
化合物与多原子单质如氧气,甲烷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06
原子是人类最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假设。原子的假设,可用来精确的解释物理学中力学、热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同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一切生物过程都是原子的运动)、化学(化学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解释)等等,在未来,或许会延伸到各个学科。
原子的假设建立时是基于人类直观的感觉-物质的粒子性。但在物质波动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影子。也许就是因为原子的假设,使物理学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成果。
原子可看作地球一样大的体育馆里的一颗乒乓球(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在10的-10次方),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这个体育馆里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乒乓球,并且让这些球不停地跳动起来。
第2个回答  2007-02-06
物质结构的单位
特点是体积小,表征了物质的性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