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铁元素Cr、Ni、Co、Mn、Ti、V、Sc的分布

如题所述

Cr、Ni、Co、Mn、Ti、V、Sc 都是亲铁、亲基性岩的元素,它们在从酸性、中酸性、中性至基性的火成岩中呈明显渐增趋势,在花岗岩质岩石中最低。它们在花岗质岩中的丰度与分布,在总体上亦从富硅的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递增,与造岩元素Si和K呈反消长,而随造岩元素Fe、Mg、Ca的增加而增加。它们在中国花岗质岩石中的分布既与花岗质岩类的分布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花岗质岩类的分布;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地质构造、岩石成因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中国花岗质岩石中Cr的含量一般为2~30μg/g,只在偏中性的岩石中高于30μg/g。Cr主要富集区有华南褶皱带的西南部和秦岭造山带的西部,滇藏造山系也较高。喜马拉雅造山带、东南沿海火山岩带为Cr贫化区,天山-兴安造山系的花岗岩含Cr也相对较低。

富Ni的花岗质岩体的分布区域与富Cr的相似,主要分布于华南褶皱系的南部、中部及秦岭造山带。贫Ni的花岗岩体主要分布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两者的东北部(天目山、仙霞岭和雁荡山一带)、喜马拉雅造山带和胶东台隆。

Co在中国花岗质岩石中的分布与Cr、Ni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差异较小,在秦岭造山带的西部相对含Co较高,贫Co的花岗岩体与Ni的区域相同。Mn、Ti和V的分布态势与Co相似,不同区域的差异不大。华北地台花岗岩Mn 相对贫化。胶东、鲁西及兴安南部的花岗岩Ti和V相对较低,秦岭造山带西部、祁连造山带、华南褶皱带南部及滇藏造山带的含量相对较高。

Sc在中国花岗岩中分布的区域性差异较Mn、Ti、V明显,含Sc较高的岩体主要分布于滇藏造山带和华南褶皱带,秦岭造山带西部和祁连造山带的大部分花岗岩中含Sc也较高。华北地台和天山-兴安造山系东部的大部分花岗质岩体贫S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