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字的歇后语

如题所述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二】染布的师傅 ———— 拿不出手!

(过去染坊加工染布都是手工操作,所以染布的师傅双手都是洗不掉的颜色,师傅们从不轻易

出手怕人笑话!。这里的“拿不出手”是形容有的人胆小害羞不愿见人就说他“拿不出

手”。或者形容想给别人送礼但又囊中羞涩也是“拿不出手”!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三】林冲误入白虎堂 ———— 上当受骗!

(众所周知,教头林冲是被恶霸昏官和好友的陷害误入了“白虎节堂”因而被捕入狱,当然就

是“上当受骗”了。这句歇后语从古至今运用的很广泛。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四】凳子上钻窟窿 ———— 有板有眼!

(这句歇后语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有板有眼”的本意是形容唱戏或唱歌的演员一字一句节

拍准确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发音清朗!后来运用到生活中就形容有的人做事条条是道一丝不

乱,有序有章顺情必然!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五】麻袋装钉子 ———— 个个想出头!

(麻袋是用黄麻细绳织成的装容粗物的口袋,假如装进细物就会渗漏出来。再如果在麻袋里装

了铁钉当然铁钉的尖就要扎出麻袋而露在外边。这句歇后语“个个想出头”就生动的形容许

多人争先恐后的显露表现自己。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六】搭起戏台卖螃蟹 ———— 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以前农村来了剧团演戏必须用木板木棍搭台子供演员表演。可是卖螃蟹也要搭台子可不就是

“买卖不大,架子不小”!这句歇后语说的是有的人本来本领不大,却要撑起面子拿起架子,

摆谱装样冒充内行!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七】纸糊的老虎 ———— 吓唬谁呐?

(尽管纸糊的老虎张牙舞爪威风凛凛,但是任何人看见了也不害怕。以此来告诫那些仗势欺人

的侵略者:你“吓唬谁呐!” 博友《桥湾农夫》提供)

【八】关公面前耍大刀 ———— 玩儿大发了!

(老北京方言“大发了”的意思是做事太过分太过火而超过了一定限度,俗话“玩大了!”。

三国时期,大将关公的武器就是一把“青龙偃月刀”,他的刀法高强屡战屡胜。假如有人在

关公面前耍大刀简直就是不自量力!这句歇后语就是比喻在高人面前不要逞强,以免“玩的

太过”自己丢人现眼最后不可收拾! 博友《桥湾农夫》提供)

【九】茅房里贴告示 ———— 吓唬拉稀屎的!

(老北京话“拉稀(屎)了!”是说有的人被可怕的人和事吓得浑身颤栗屎尿下流因而甘败下

风,用此来形容此人胆小如鼠不堪一击!这里“吓唬拉稀屎的!”是说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面

不改色从不畏惧,就会说:“这不算什么,吓唬拉稀屎的!” 博友《刘超英》提供)

【十】大伯子背兄弟媳妇 ———— 出力不讨好!

(大伯子与弟媳妇是“伯婶关系”,二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做到互相尊重谦虚礼让而绝不

可以过分亲热。不管有任何原因大伯子身背弟媳妇当然就是有悖人伦因而受到别人的戳点耻

笑,这就是“费力不讨好”的由来。这句歇后语也就形容有的人做事欠考虑少思忖,尽管费

了很大力气但是效果欠佳,也就形成了“费力不讨好!”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一】光着屁股打狼 ———— 胆大不嫌害臊!

(这句歇后语是对于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人最大的讽刺!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二】烟筒里招小手 ———— 把人往黑道上引!

(这句歇后语是鞭挞那些骗人入套蒙蔽别人的不良分子!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三】雨打沙滩地,鸡锛西瓜皮 ———— 全是麻子!

(小雨淅沥沥落在沙滩上,沙滩就留下了一个个雨滴的痕迹---- 一片小坑!鸡看见了路边的一

块西瓜皮就奔过去狠命的啄食,瓜皮上就形成了很多小坑!两种现象都是在嘲笑个别人的生

理缺陷----麻脸,这句歇后语属于贬低语,最好不说! 博友《难得糊涂A》提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8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第2个回答  2010-11-10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林冲误入白虎堂 ———— 上当受骗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染布的师傅 ———— 拿不出手
第3个回答  2010-10-29
【二】染布的师傅 ———— 拿不出手!

(过去染坊加工染布都是手工操作,所以染布的师傅双手都是洗不掉的颜色,师傅们从不轻易

出手怕人笑话!。这里的“拿不出手”是形容有的人胆小害羞不愿见人就说他“拿不出

手”。或者形容想给别人送礼但又囊中羞涩也是“拿不出手”!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三】林冲误入白虎堂 ———— 上当受骗!

(众所周知,教头林冲是被恶霸昏官和好友的陷害误入了“白虎节堂”因而被捕入狱,当然就

是“上当受骗”了。这句歇后语从古至今运用的很广泛。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四】凳子上钻窟窿 ———— 有板有眼!

(这句歇后语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有板有眼”的本意是形容唱戏或唱歌的演员一字一句节

拍准确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发音清朗!后来运用到生活中就形容有的人做事条条是道一丝不

乱,有序有章顺情必然!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五】麻袋装钉子 ———— 个个想出头!

(麻袋是用黄麻细绳织成的装容粗物的口袋,假如装进细物就会渗漏出来。再如果在麻袋里装

了铁钉当然铁钉的尖就要扎出麻袋而露在外边。这句歇后语“个个想出头”就生动的形容许

多人争先恐后的显露表现自己。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六】搭起戏台卖螃蟹 ———— 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以前农村来了剧团演戏必须用木板木棍搭台子供演员表演。可是卖螃蟹也要搭台子可不就是

“买卖不大,架子不小”!这句歇后语说的是有的人本来本领不大,却要撑起面子拿起架子,

摆谱装样冒充内行!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七】纸糊的老虎 ———— 吓唬谁呐?

(尽管纸糊的老虎张牙舞爪威风凛凛,但是任何人看见了也不害怕。以此来告诫那些仗势欺人

的侵略者:你“吓唬谁呐!” 博友《桥湾农夫》提供)

【八】关公面前耍大刀 ———— 玩儿大发了!

(老北京方言“大发了”的意思是做事太过分太过火而超过了一定限度,俗话“玩大了!”。

三国时期,大将关公的武器就是一把“青龙偃月刀”,他的刀法高强屡战屡胜。假如有人在

关公面前耍大刀简直就是不自量力!这句歇后语就是比喻在高人面前不要逞强,以免“玩的

太过”自己丢人现眼最后不可收拾! 博友《桥湾农夫》提供)

【九】茅房里贴告示 ———— 吓唬拉稀屎的!

(老北京话“拉稀(屎)了!”是说有的人被可怕的人和事吓得浑身颤栗屎尿下流因而甘败下

风,用此来形容此人胆小如鼠不堪一击!这里“吓唬拉稀屎的!”是说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面

不改色从不畏惧,就会说:“这不算什么,吓唬拉稀屎的!” 博友《刘超英》提供)

【十】大伯子背兄弟媳妇 ———— 出力不讨好!

(大伯子与弟媳妇是“伯婶关系”,二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做到互相尊重谦虚礼让而绝不

可以过分亲热。不管有任何原因大伯子身背弟媳妇当然就是有悖人伦因而受到别人的戳点耻

笑,这就是“费力不讨好”的由来。这句歇后语也就形容有的人做事欠考虑少思忖,尽管费

了很大力气但是效果欠佳,也就形成了“费力不讨好!”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一】光着屁股打狼 ———— 胆大不嫌害臊!

(这句歇后语是对于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人最大的讽刺!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二】烟筒里招小手 ———— 把人往黑道上引!

(这句歇后语是鞭挞那些骗人入套蒙蔽别人的不良分子! 博友《花岗岩3》提供)

【十三】雨打沙滩地,鸡锛西瓜皮 ———— 全是麻子!

(小雨淅沥沥落在沙滩上,沙滩就留下了一个个雨滴的痕迹---- 一片小坑!鸡看见了路边的一

块西瓜皮就奔过去狠命的啄食,瓜皮上就形成了很多小坑!两种现象都是在嘲笑个别人的生

理缺陷----麻脸,这句歇后语属于贬低语,最好不说! 博友《难得糊涂A》提供)
第4个回答  2010-11-08
孔夫子搬——尽是书(输)外甥打灯笼--照舅(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