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说弥勒佛!

如题所述

       最近做了不少关于弥勒佛的配饰,很多宝宝都对这位言笑晏晏的尊者的兴趣愈加浓厚了起来。认真的科普固然重要,但是谁又能拒绝有趣的故事呢?那在今天的科普介绍之前,就让一澄先来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弥勒佛的趣闻吧。


       话说灶王爷有一日向玉帝禀报,这天下苦难不堪,人们难以生存,需要一位大神下凡治理。弥勒佛听闻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重任。弥勒佛来到了人间首要任务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弥勒佛让人们无需干活,只管吃好穿好。还为大家制定了一系列过年的任务,例如置办年货、走亲访友、上坟祭祖。一时间人间真的平安无事了。


过了一段时间,玉帝派财神下凡视察,财神一见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帝又派了仓官,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馒头供香,也不愿回天了。 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佛下凡,仍然没有回音。玉帝心下奇怪,亲自下凡发现所有人吃好喝好但就是不干活。十分生气,但弥勒佛却说,陛下让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但是没让我管人们干活呀!


       至此弥勒佛不再管人间,但是过年的习俗却是留下了。人们依旧念着弥勒佛的好,为他在寺院中塑像,受到人们的膜拜。


看完后,弥勒佛的形象是不是立刻丰满了起来。他就是这么一位看一切都是风轻云淡一笑了之的尊者。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令人宽容大度不计较得失,是个人特色十分出众的尊者。也难怪人们如此喜爱尊敬他了。


       了解了他就让我们再来看看佩戴弥勒佛有什么禁忌吧!

       首先,有棉裂对于珠宝玉石来说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些瑕疵千万不要出现在佛脸上,出现在其他地方倒是没什么问题。如果脸上有裂就会断了佛光,无法给人带来好运了。


       其次,佩戴弥勒佛需要看其品相,因为一个好品相的佛不仅佩戴时感觉心情舒愉,还可提升其的收藏价值,乃至还可以作为传家之宝,传下去。

       看完有没有多了解弥勒佛一些呢?

       文本配图来自设计师晶石上的舞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1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2
弥勒佛诗 作者东北虎

一世劫数一世佛

活佛强巴菊花掌

一识暗访弥勒佛

二识佛祖是无我

注解 弥勒佛经历人生33年半年余月得转世过程。佛面相以及佛掌很漂亮。暗访科技第一眼发现这是弥勒佛肉身。第二眼发现是无我修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