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中政治史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一、南宋政局发展与变动

南宋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三年的历史,但政治环境变动激烈。这种变动主要源于金、蒙长期的压力,朝廷与朝臣面临此一形势,因应的看法与政策差异;和战对南宋的求生存与发展影响巨大,朝臣对选择现实妥协的和议或恢复理想的主战,有不同的看法与因应方略;此一差异,成为南宋立国以来长期论辩的焦点与挥之不去的“国是”争议。同时由于政策骤变,出现朝野对立、执政更迭频繁、人事激烈变动的现象。此外,皇帝个人意识、皇帝与太上皇帝的意见差异的纠结,及因皇位继承出现的权臣与异议朝臣政见冲突,相互交织,导致权势交替与对抗的问题。这些问题从高宗建立政权开始,一直延续到宋亡为止;是构成南宋政治的主要现象。

南宋初建即面临政治斗争。高宗是在仓促之间被朝臣拥立而当上皇帝的。当此政权交替、战火炽烈之际,高宗在颠沛的避敌过程中,需要积极营建天命,强化个人继统的合法性;在艰难的挑战中,维护个人权位与号召恢复、迎回二圣的现实与理想、生存与发展之间,存在多重矛盾。况且,在二帝被俘后,各种传言弥漫,甚至出现私撰野史,挑战高宗权威。在内外交逼下,形成高宗初期和战路线、权力结构与人事更迭相互纠结、频繁变化的情况。

高宗在推动和议的同时,压制舆论。高宗与秦桧推动与金和议时,面对文臣与武将激烈的反对,延续元祐以来的政策,以激烈手段压制异议;如以讪谤朝政及禁私史为名,贬抑李光、赵鼎、胡铨等反和文臣;制造兵变,对付岳飞、韩世忠,进而接收拥兵大将的兵权。这些举措固有利于稳固南宋江山,确保高宗皇位、巩固秦桧相位;但在高宗强烈主导下,众多文臣武将受到牵连,使得臣僚对时政采取畏避的心态,以持盈保泰、避凶趋吉。秦桧死后,高宗对舆论虽有调整,但用人行政及对金政策,仍以维持现状为前提,即使金海陵帝挥兵南侵,亦心存退避。幸因宰相陈康伯坚持亲征及海陵帝被杀,才扭转时局。

孝宗一朝,臣僚避忌时政的心态,仍然延续。孝宗继位之初,虽热切恢复,但囿于宋金实力相当,战况胶着,情势难以突破,加上太上皇帝高宗对和议的坚持,使孝宗开创新局的企图心难以发挥,只得以不断更替宰相,谋遂行己志。而夹在高宗、孝宗父子和战异议下的主政大臣,许多人在孝宗一朝,甚至连死后的碑铭,都刻意避免触及与二帝之间和战的矛盾议题。一直到光宗继位后,才能摆脱对当年政治避忌的束缚,重写碑铭,建立新的论述。孝宗朝是南宋政局较稳定、皇帝意志尚能主导朝政之时,其所以出现诸多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中国古代政治史

封建国家的大一统与治乱兴衰

重要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

一、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通常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由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决定的,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相适应,随着阶级斗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1、禅让制

传说中尧、舜、禹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认识:尧、舜、禹都是代表着部落联盟显贵的家族,禅让制实质是在部落联盟显贵家族内推选首领。随着首领权力的进一步扩大,部落联盟首领开始向世袭国王转化。原始社会走向崩溃。

2、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位,破坏了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由“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

认识:?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在初期有其积极的一面,对于稳定局势,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3、西周的分封制

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它是奴隶社会一项重要的等级制度,特点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逐级分封;天子独尊,权力分散于诸侯;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由于分封制具有以上几方面的特点,所以,当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动摇以后,分封制的结束自然在情理之中。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状态下,如果再实施分封制,其结果必然引发动乱,因为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识:?分封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从而巩固了统治。?分封制对周朝疆域的开拓起了积极作用。?分封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受封者权力太大,本身带有很大的分裂因素,造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概念:这一制度的理论提出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韩非子。专制主义指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皇帝独裁],具有很大的专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一制度引发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阶段:战国—初步形成[商鞅、韩非];秦—确立[皇帝、三公九卿];两汉—巩固[汉承秦制、刺史、郡国];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加强;元—发展[行省制度];明清—强化[三司六部、厂卫八股,内阁六部、军机处、文字狱]。

?原因:?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恐惧,调整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的需要。?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也需要它来安定社会、兴修水利、抵御周边民族的侵扰等。

?功能及评价:一方面起着压迫、剥削、镇压人民的功能;另一方面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积极[明清前]:?维护统一,安定社会。?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为抵御外侵提供保证。

消极:?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导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