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军之魂刘牢之,为什么一生三叛?

如题所述

北府军由东晋谢玄所创建,前身可追溯到郗鉴的流民军。前秦一统北方后东晋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谢安举荐自己侄子谢玄督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谢玄到任后开始重新组建军队,当时在广陵和京口一带有着大量的从北方逃亡过来的流民。这些人能从北方的战火中生存下来,一路流亡到江淮流域,个个饱经风霜、意志坚强,桓温就曾说:“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谢玄从中挑选骁勇之人组成军队,其中很多将领都是之前流民军中作战勇猛的将领,比如刘牢之、孙无终、何谦等。后来谢玄改镇京口,京口又叫北府所以这支军队就叫北府军。

北府军百战百胜,淝水之战一举成名,北府军一路追亡逐北。北府军直接左右当时东晋的局势,谁拥有北府军的支持谁就有话语权,先有王恭、再有司马道子、后有桓玄他们都先后得到北府军的支持掌控时局。后刘牢之死后刘裕重组北府军,北府军在刘裕手里所向无敌,摧桓玄,灭后燕,破长安,连横行河北的拓跋鲜卑铁骑也被刘裕却月阵给捅翻。在朱元璋之前北伐最成功的就属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军队的实力取决于将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是一支部队的灵魂所在,前期北府军的魂就是刘牢之。刘牢之是北府精锐的先锋,淝水之战中刘牢之率精兵五千人进攻领兵二万驻守洛涧的梁成,击杀万余前秦军,并且斩杀梁成,使得东晋军队能顺利前进在淝水和前秦大军相峙。淝水大捷刘牢之功不可没,后刘牢之跟随谢玄趁前秦内乱北伐,一路打到邺城,但是在追击慕容垂的时候被打败,后撤回东晋。

回到东晋后刘牢之驻守彭城保卫东晋的北部边疆,刘牢之平刘黎叛乱、打退翟钊、击败翟辽,俘虏张遇、降服张愿,战功卓著。但是在后燕南下侵略廪丘的时候,刘牢之没能及时救援被罢官。

王恭在京口起兵讨伐王国宝的时候,刘牢之开始为王恭效力出任司马。开启了他的三叛生涯,司马道子迫于王恭的压力诛杀王国宝以此要求王恭退兵。王恭虽然退兵,但是响应王恭起兵的王廞却不愿罢兵,王廞起兵的时候大肆诛杀异己,本想趁起兵捞好处,没想到这么快退兵,退兵后又怕被打击报复,干脆直接跟王恭对着干了。刘牢之领兵五千在曲阿大败王廞。

背叛王恭

刘牢之出身寒门充当王恭的爪牙,王恭出自太原王家,又在之前的起兵中威名远播,虽然倚重刘牢之但是是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刘牢之只是一介武夫。刘牢之一生征战,打仗无数,自负其才能,当然对王恭的轻视相当愤恨。398年王恭再一次起兵,这次是借口讨伐王愉(王国宝之兄)和司马尚之。此时朝廷中掌权的是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司马元显看出刘牢之的心思,派同为北府出身的高素策反了刘牢之,并答应让刘牢之取代王恭的位置。王恭还被蒙在鼓里,把精兵强将都给了刘牢之,作为先锋的刘牢之走到半道突然反水,杀了王恭的心腹颜延,调转枪头进攻王恭,王恭兵败被俘,被处死。刘牢之取代了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孙恩之乱刘牢之多次大败孙恩,孙恩几次被逼逃入海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9
我觉得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己本身并不愿意被他人所控制,希望长病的他有着自己的野心。
另一个方面其实也是受限于当时的政局而言,他为了能够在乱世当中生存下去,不得已而背叛。
第2个回答  2021-02-11
正是因为实力不是非常的强,一直被打败,所以说三次叛逃。
第3个回答  2021-01-31
为利益,他始终以“握强兵”为资本,甘为人驱使,以致成为政治斗争中的工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