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符合下面条件的,就可以判定为排律:
1、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
2、每首最短五韵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
要注意的是:
1、排律之中,还有一种试帖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所以也叫“赋得体”),并限定韵脚,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2、排律多为五言排律,七言较少。
如何判别唐朝的十句以上的诗歌为排律还是古体诗?
排律也是格律诗的一种,所以判别方法很简单,就是看格律。符合下面条件的,就可以判定为排律:1、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2、每首最短五韵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要注意的是:1、排律之中,还有一种试帖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区分
近体诗:句数相对固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每句字数固定,五言或七言。古体诗:句数和字数均不固定,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押韵规则:近体诗:严格用平声韵,不能出韵或中间换韵,必须一韵到底。古体诗:用韵较自由,可用平声韵或仄声韵,也可平仄韵同用,...
什么是古体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
律诗中的排律是怎样的
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诗,亦称长律,由律诗扩展而成,短者仅十句,长者可达三百多句。排律之“排”,即排比之意。排律依照律诗的黏对规则、运用对仗的形式,根据诗的内容一联一联排比而成。如宋代王禹偁的《谪居感事》竟然长达一百六十韵凡三百二十句。排律限用平水韵,不论篇幅多长,都要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区分
以唐朝为界,唐朝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唐朝以后的诗歌是近体诗。从广义上来说,绝句、律诗、排律这些讲求格律的诗体是近体诗,除此外的古风、乐府诗等均属于古体诗。一般根据每行的字数和句数;是否押韵;是否遵从平仄规律和是否对仗来划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一般是五言和七言,而古体诗则有四言、...
我们习惯把唐朝以前的诗歌称为(),诗歌到唐朝发展到高潮,唐朝及以后的...
我们习惯把唐朝以前的诗歌称为(古体诗),诗歌到唐朝发展到高潮,唐朝及以后的诗歌称为 (近体诗)。绝句首每(四)句。律诗每首(四)联,(八)句,超过这个句数的诗歌称为(排律)。我知道这些律诗名篇:《送友人》李白,《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春望》杜甫。
律诗是怎样定义的?
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
怎么区分唐诗中的律诗绝句和古诗
一、律诗与绝句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
唐代诗歌有近体诗和古风之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属于什么 诗歌...
是古体诗。这样,我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分别古风和律句的方法:首先如果是律诗,第二、三句 四、五句必然是对句,比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古风里有时也有对句,而绝句里却又不一定有...
古代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是古代的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