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仅以一首诗流芳百世并嫁给皇帝的青楼女子是谁

如题所述

杜秋娘(792~?),唐代后期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曾风靡江南一带的歌妓。她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词作曲,可谓才貌双全。
官妓成了节度使宠妾
当时的镇海节度使李锜是皇室宗亲,拥有重兵,蓄有篡位的野心,时时派心腹前往长安(西安),刺探朝廷军机。有一位杭州刺史是李锜的心腹,在逗留金陵(今南京)时,发现官妓行列中15岁的杜秋娘不唯妩媚俏丽,而且能歌善舞,会赋诗填词,在南京、扬州一带负有盛名。
回到杭州后,他当即向李锜作了汇报。李锜被这位心腹怂恿得神不守舍,迅速驰往南京,召见南京的重要官员时,点名要一班官妓带着杜秋娘陪侍。
杜秋娘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隆重的场面,颇为紧张,在为李锜斟酒时,因为胆怯,将酒不小心洒在了李锜金线刺绣的华美袍服上。李锜故作怒态,杜秋娘忙战战兢兢跪了下去,说是“贱妾该死!”李锜说道:“你且起来。久闻你会写诗,就以庭前几树正开的桃花为题,写一首诗上来。”
杜秋娘见眼前这位王爷虽外表严肃,语气里却透出些温和之意,便用隐喻法写下了一首乐府《金缕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便
自己作词、谱曲。该诗的意思是说:我要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全诗造句用字回环宛转,奇思妙想,又深得讽喻之旨,野心勃勃的李锜怎能不喜上心来呢?(这首诗在近千年后被选入著名的《唐诗三百首》。)
李锜此时已年过半百,却也雄心不减。在他看来,这小曲声情并茂,充满了挑逗。虽然他已不是“少年时”,但临近暮年,似乎更要抓住美好年华的尾巴,及时享受生命乐趣。这小女子简直太知他的心思了!他的酒兴和野兴一时涌上,大庭广众之中,一伸手就将杜秋娘一下子抱进了怀里。
此时的杜秋娘也许还不知道,幸运之神正在向她招手,从此使她获取了一段绚烂多姿的“折花”岁月。这首《金缕曲》不仅彻底改变了杜秋娘的命运,还使这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由此在璀璨明丽、光芒四射的唐朝诗人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当时,李锜对杜秋娘大为欣赏,立即就决定以重金为她赎身并收为侍妾。李锜与杜秋娘便成了一对忘年夫妻。但因两人都热情如火,所以春花秋月中,这对老夫少妻,吟风弄月,你弹我唱,度过了许多甜蜜醉人的时光。
第二年(公元807年),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顺宗因病体不支,在位仅8个月就禅位给了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年轻气盛,一登基就决心扭转国内藩镇割踞的离散形势,因而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
李锜以为时机成熟,便借口唐宪宗已为群小所把持,打出“清君侧”旗号,发兵叛乱。宪宗早已得知李锜谋反的消息,已于暗中在长江上游安排一支重兵;待李锜主力北上,这支重兵就立即顺风顺水直下金陵,抄了李锜的后路。李锜全师崩溃,自己在战乱中被杀。
从歌舞姬到秋妃
作为罪臣家眷,杜秋娘被送入后宫为奴。依据她的专长,让她仍旧充当歌舞姬。有心的秋娘,趁着为唐宪宗表演的机会,再一次卖力地表演了《金缕曲》。唐宪宗李纯这时倒正是青春“少年时”,更容易产生心灵共鸣,曲中那种热烈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再看那演唱的女子明艳而雅洁,其气韵在众佳丽中独高一格,不禁为之心动;况且此曲还是由她亲自创作,才情也不一般。
16岁的杜秋娘着实不同寻常。宪宗李纯听她演唱《金缕曲》之后,龙心大悦,又命她“依照原韵”再作一首诗时,杜秋娘写道:
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
“江南水暖”说的在南京、杭州的岁月;“新梅重绽最高枝”则指的京都长安之时。东南与西北,王爷与皇帝,都不能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才情之外,凭一手床上功夫,她又取得了李纯的高度信任,马上陷入爱河;第二天即传旨,将“秋娘”改名为“仲阳”。
仲阳乃早春二月,万物欣欣向阳,这一旨意隐约透露出要进一步纳其为妃之意。正宫娘娘谏阻李纯:“此女乃叛逆者之姬。陛下宠幸,臣妾不敢阻拦,但如立之为妃,恐招非议。”
于是,李纯便命杜秋娘为官,执掌宜春院。宜春院是御用歌舞班子。皇上公余之暇,将杜秋娘召入宫廷以娱龙颜,直是家常便饭。
嗣后,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再选天下美女以充实后宫。宪宗自豪地说道:“我有一仲阳足矣!”言下之意,普天下所有的美女,不论品貌、才学及其他方面,谁也超不过杜秋娘。
不久,杜秋娘被封为秋妃。一个社会下层的歌妓,凭着自己出众的才貌,借一首诗之力,竟走到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最高峰。
做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爱,她的一笑一言、一举一动,都别有风韵,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春暖花开时,他们双双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洁时,又双双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奕,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翻版。
然而,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高一筹。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着痕迹地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为皇夫分忧解劳。
唐宪宗执政之初,由于锋芒凌厉,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的不满。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之所以能及时转变态度,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
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入情入理,让唐宪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在唐宪宗的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几乎占居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
唐宪宗经常拉着杜秋娘的手在御花园里游玩:“都以为皇帝应该朝秦暮楚、美女如云,才是享受到一个男人的最大快乐;他们怎么知道痴情于一个人的乐趣?我爱你一生不变。”
秋娘深得唐宪宗的专宠,从这里可见一斑。幸而秋妃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虽然拴住了宪宗的心,但并没使他沉溺于享乐而忘却国事。相反的,倒是潜移默化地帮着他治国安邦。这种夫唱妇随、同心协力的日子,又岂是一般的“折花”之乐?
公元820年,即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43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的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侍陈弘志蓄意谋弑;然而当时宦官在朝中势力庞大,也就无人胆敢往下追究了。24岁的太子李恒,在宦官马潭等人拥戴下嗣位为唐穆宗,改元长庆。
杜秋娘进宫12年,宪宗就宠爱了她12年。
屡历风雨而未遭戕
此时,年已三十开外的杜秋娘,在宫廷中颇有声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风暴,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地位。在某些军国大事上,唐穆宗还经常要听取她的意见!
后来,杜秋娘被派为穆宗之子李凑的保母,负责皇子的教养。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了李凑的身上。
而唐穆宗李恒是个好色荒淫的皇帝。他即位后,很快就沉迷于声色游乐之中;藩镇相继发生叛乱,河朔三镇再度失守,他都不闻不问。已做保母的杜秋娘,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长庆四年,不满三十岁的唐穆宗,竟又莫名其妙地一命呜呼;年方15岁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改元宝历。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贪玩,特别喜欢击毬的游戏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花样百出;还不时地发一顿小皇帝脾气,无缘无故地将身边人痛打一顿,根本谈不上操心国事。
宝历二年腊月冬寒,唐敬宗夜猎回宫后,又与宦官刘克明及击毬将军苏佳明等一伙人在大殿上酣饮。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灯火忽然被一阵狂风吹灭。待再点亮时,人们赫然发现小小年纪的唐敬宗竟被弑于内室,这时他还不过是17岁。
紧接着,枢密使王守澄又与宫内宦官内外相结,保举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宫,成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权实际落在一帮大臣和宦官手中。
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看着李家皇帝一个个被宦官所弑,又一个个在宦官的操纵下登基,简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调教下,漳王李凑养成了一副有胆识的个性,并立志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
眼看时机即将成熟,杜秋娘周密筹划,与朝中宰相宋申锡密切配合,企图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把李凑推上皇帝宝座。
无奈宦官的耳目众多,虽然杜秋娘的计划十分隐密,仍然被王守澄有所探知。好在没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中,自然不便严加处置。结果是李凑被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放归故乡,结束了她这一段绚彩的“折花”岁月。
自从在金陵被李锜宠幸约有半年之后,再进入长安,杜秋娘20年间送过了走马灯似的4位皇帝,以后又能安然地回返金陵,已经是很不简单了。金陵旧家姐妹,念其孤苦无依,让她重入青楼,为妓女教习歌舞。
公元833年,著名诗人杜牧路经南京,看见曾经光彩照长安的杜秋娘又老(42岁)又穷,深表同情悲怜,为之写下五言古风体的长诗《杜秋娘诗》,“刻意伤春复伤别”,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浪迹江湖的感慨。
诗是这样的: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
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已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杜秋娘见了此诗,不由悲从中来,回首往事,一如梦中,又凄然地写下了:
红颜薄命实堪悲,况是秋风瑟瑟时。
深夜孤灯怀往事,一腔心事付阿谁?
又过去两年,金陵在冬季里发生了一场乱军哗变。杜秋娘正患重疾,于一个风雪之夜,冻死在玄武湖边。三天之后,人们才发现了这位一代佳丽、亘古才女僵硬的尸体。
杜秋娘在15岁写下的“花开堪折直须折”的诗句,深寓哲理,雅俗共赏,千秋流传,脍炙人口。后世有些聪慧、美丽的女子,公开宣称自己美好的生命不宜超过40岁,她们甘愿在40岁以前就离开这个世界,或许正是以杜秋娘有所鉴戒才形成的悟道之言吧。我们的《辞海》里,已对“杜秋娘”词条这样写道:“旧时用来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杜秋娘叹惋的红颜薄命,仿佛是历史和岁月注定了的格局。
自古女子的命运多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出身微贱的杜秋娘,却敢于凭着自己的才智向命运挑战,博得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中国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9
符合这一条件的,相较而言是唐代的女诗人李冶,还有写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杜秋娘。
李冶为女冠,生性风流,善作雅谑,善弹琴,尤工格律。与当时诗坛名宿刘长卿、陆羽(鸿渐)、释皎然均有密切来往。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名士情意绵绵。一时成为社交名花。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