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丘吉尔打赢了二战,却没了首相的位置?

如题所述

虽然丘吉尔他带领了英国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但是由于他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并不太成熟。所以最后被人赶下台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打赢一场战争和治理一个国家,并不相同,而且难度也不一样。所以英国人民有权选择一个更加适合治理自己国家的领导者来管理国家。虽然丘吉尔他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我们都知道丘吉尔他在二战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可以说由于他的上台给予了很多反抗法西斯人民信心。也为最终反法西斯的胜利带来了基础。正是由于丘吉尔坚持对抗法西斯,使得英国老百姓对于战胜法西斯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并且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让英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们知道打赢一场战争和管理一个国家的性质并不一样,虽然你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领袖以及军事家,但是你却并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然而丘吉尔他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带领了英国人民反抗法西斯胜利,但是由于他所发表的政策却和英国人民的利益相违背,所以他最后丢掉了首相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丘吉尔他在历史上的定位,因为丘吉尔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做了非常重大和突出的贡献的。如果没有丘吉尔的话,可能最后并不能战胜德国法西斯和其他的法西斯主义。所以他给全世界人类的和平带来了一份巨大的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为何丘吉尔打赢了二战却没了首相的位置?
丘吉尔打赢了二战,却丢失了首相的位置。这是因为战争和国内政治方向是不同的,即使你打赢了战争而作为首相是由国内的财阀推举出来的,各个政党之间要进行政治角逐,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要投票进行选举。丘吉尔在打二战的时候,忽略了国内政治财阀选票的支持,所以他获得的选票很少,自然丢失了首相的位置。
第2个回答  2019-09-24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国的波茨坦举行了会议,这就是著名的波茨坦会议。当时,德国已经战败投降。三国领导在波茨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对日作战以及亚洲势力划分问题。这次会议非常有意思,会议前半段是丘吉尔参加的,后半段则换成了新首相艾德礼。丘吉尔领导英国苦战了5年,最终赢得了胜利,那么为何会把丘吉尔请下台呢?相信大家对张伯伦应该很熟悉,在二战爆发的初期,张伯伦推行了绥靖政策,这对德国刺激很大。按照张伯伦的说法,德国会继续向东进攻。但德国并没有继续向东,而是开始进攻西欧各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绥靖政策已经彻底破产。张伯伦只能选择辞职,随后,丘吉尔成为了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自然是标准的抵抗派,他在战争中的名言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胜利手势。但当时英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而且越来越差。由于战争的严重影响,英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很低。根据当时的记载,英国人甚至开始吃乌鸦肉。这在二战之前是绝对不会发生的,由此可见,英国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很大。虽然英国在对抗德国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但英国人并不都支持丘吉尔。与丘吉尔相比,其竞争对手艾德礼则主张对民生水平的恢复。在1945年7月,英国举行了选举,艾德礼成功当选为首相,取到了领导英国苦战5年的丘吉尔。这才会出现波茨坦会议中的场景,两位首相交接班。除了民生问题以外,还有就是对国际局势的态度。在二战之前,英国还是威名赫赫的大英帝国,在世界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二战之后,英国的国力遭受了严重削弱。丘吉尔主张保住英国的地位,为此不惜爆发战争,比如丘吉尔坚持反对印度独立。与之相反,艾德礼认为大势已去,应该进行战略收缩,先保住国内的问题。不得不说,当时大部分人更偏向艾德礼。打个比方说,自己国家的军队天天打胜仗,但自己天天啃土豆,这样的生活肯定不喜欢。此外就是对苏联的态度,丘吉尔主张遏制苏联,后来还发表了铁幕演说。但是面对强大的苏联,英国根本没有多少实力。英国国内对此十分恐慌,担心会爆发战争。对此,艾德礼的意见则完全不同,艾德礼还是主张收缩,不要做全面对抗。当时,英国还是支持艾德礼的人更多。艾德礼成为首相之后,也确实执行了这样的政策。有人夸就肯定有人骂,完全是众口难调。艾德礼成为首相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战略收缩政策,英国人的生活开始提高。但由于在很多问题上的过分让步,英国人又感觉影响英国的国际形象,毕竟英国还是一个强国。就这样,到了1951年的选举中,丘吉尔再次成为了英国首相。当时,丘吉尔以48.8%比48%的微弱优势,最终再次成为了首相。有人对丘吉尔进行了评价,他见证了英国的兴衰,就像桃花扇里的那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第3个回答  2019-09-24
因为二战后,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战争转向了英国的未来,更多的人希望英国走福利国家的道路。尤其是工党,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它的《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中下层民众很有“杀伤力”。所以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就在1945年7月的大选中败给了在议会中得到393个席位的工党,保守党只得到了213个席位。
1945年大选,丘吉尔对《贝弗里齐报告》掉以轻心,未列入保守党议事日程。保守党上下则热衷于打丘吉尔这个英雄牌。而工党对《贝弗里齐报告》表现出极大热情,竞选宣言是:“在英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大不列颠共同体,使一切人摆脱贫困。”竞选结果,工党获得2/3下院席位,保守党只获得1/3下院席位。
工党上台后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如今英国的医疗福利以及各种福利制度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全世界的共同评价是:俾斯麦首创社会保障,贝弗里齐首创福利国家。但是《贝弗里齐报告》并不为中国所熟悉,直到2008年才翻译到中国来。
工党创建了福利国家,却没有把经济搞上去。退伍军人抱怨待遇低,全民抱怨税收高,粮食少。这也难怪,愈合战争创伤,绝非三五年之功。1951年大选,丘吉尔率领保守党重振旗鼓,一方面接受福利国家的理念和制度,另一方面利用经济不景气和冷战后的铁幕对“社会主义的大不列颠共同体”进行攻击,终于重新上台。
第4个回答  2019-09-15
丘吉尔打赢了二战,却没了首相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他忽略了国内的政治动向,所以错失。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