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将什么将成语

我这有 将信将疑 将恐将惧

没有什么将什么将的成语,有包含将字的成语,比如将功补过、将计就计、将遇良才、败军之将、兵多将广、兵微将寡、残兵败将、常胜将军、出将入相、大厦将倾、帝王将相、调兵遣将,等等。
成语解析:
一、将功补过
【解释】:将:用。用功劳来补偿过错。
【出自】: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将功补过,以报陛下。”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一般过失的人
二、将计就计
【解释】: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出自】: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白话文:“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不好也说是好!”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计
三、将遇良才
【解释】: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白话文:“两个去清风山下厮杀,于是这棋逢敌手难藏到,将遇到过才好用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常与“棋逢对手”连用
四、败军之将
【解释】: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
白话文:“败军之将,承蒙厚爱,没有可以报,愿施舍犬马之劳,不需要张弓只箭,直取成都。”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失败之人
五、兵多将广
【解释】: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白话文:“靠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根据吴国公子光到的那里,在担心着他哩?”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4
将信将疑
【解释】: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出自】: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5
【将恐将惧】将:又。既恐慌,又害怕。
【将门出将】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将门有将】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将信将疑】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2-20
出将入相[chū jiàng rù xiàng]
【解释】: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自】: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示例】:当下姑娘脸上的那番得意,漫说~,八座三台,大约立刻叫她出将入相,升成佛天,她也不换。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双全,官居高位
第4个回答  2019-05-15

成语是:出将入相

【解释】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自】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两朝出将再次进入相,五代交替击鼓乘坐朱轮车。

【示例】我的祖太爷当初虽不是出将入相,但也属晚清的封疆大吏。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双全,官居高位

【近义词】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有勇有谋、文武兼资、琴心剑胆

【反义词】一无所长

扩展资料

1、出将入相的近义词

文武双全

【解释】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自】后晋·赵莹《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积聚孙武、吴起的谋略,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建伟业,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展宏图。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2、出将入相的反义词

一无所长

【解释】没有一点儿专长。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性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示例】杨老师多才多艺,可李老师却一无所长。 

【语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