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轨电车 / Trolleybus(第一部分:概述、名称、历史、系统构成) - 辽观搬运的中英文维基百科词条

如题所述

无轨电车,一种独特的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凭借其弹簧加载的电车杆和双架空电线供电系统,与传统的有轨电车和街车区分开来。它象征着灵活与独立,不依赖于轨道限制,而是巧妙地融入道路网络。全球超过300个系统活跃运营,尽管总数曾达800,但目前实际运行的却在400个左右。无轨电车作为一种混合动力的解决方案,能在接触网覆盖不足的地方配备双动力源,以适应多样化的需求。

无轨电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2年的柏林,维尔纳·冯·西门子的创新开启了这一旅程。1901年,首个载客无轨电车系统在德国Bielatal启用,采用架空接触线技术,标志着现代电车时代的诞生。日本称其为"无轨条电车",英语则亲切地唤作trolleybus,德语则沿用Oberleitungsbus这一传统称呼。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路易·隆巴尔德-热尔林的试验运营展示了其潜力。同年,Max Schiemann在德国建立了全球第四个客运系统,进一步推动了电车技术的发展。

从Ernst Werner Siemens博士的"Elektromote"到Max Schiemann的Bielatal,无轨电车的发展经历了里程碑式的事件。英国在1911年利兹和布拉德福德引入了首个系统,尽管布拉德福德的最后一条线路在1972年结束,但无轨电车的故事并未落幕。英国城市如伯明翰和伍尔弗汉普顿展示了无轨电车的独特设计,而伦敦则成为当时最大的系统。美国的洛杉矶和芝加哥成为1910年代无轨电车的中心,它们被视为从街车到地铁的过渡性选择。

中国在1914年引入无轨电车,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范围内普及。如今,大约40个国家的300多个系统仍在运营,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明斯克等城市以其庞大的无轨电车网络而闻名。尽管北美地区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欧洲和俄罗斯却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前苏联地区。无轨电车在世界各地的定位介于传统的街车和地铁之间,其灵活性使得它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独特地位。

全球的无轨电车网络覆盖五大洲的300多个城市,其中欧洲和前苏联国家尤为显著。例如,基辅和明斯克的无轨电车数量多,线路复杂。中国青岛和北京的现代化无轨电车系统展现了城市更新的风貌,而朝鲜的Manpo和布拉格则在规划新的发展。然而,柏林的策略转向了电动巴士,而无轨电车的运行依赖于巧妙的受电杆操作和避障设计,如石墨滑块接触架空线路和自动调整系统。

当无轨电车停驶时,受电杆能通过弹簧、气泵或人力下降,保持线路的灵活性。车辆内部,静电释放装置确保安全,而高压电通过架空接触网降压后,触线为车辆提供正负极供电。复杂的触线开关控制线路分支,使用绝缘器和均压线保持电压平衡。无轨电车的现代设计融合了创新的开关技术,如Fahslabend开关,通过无线编码信号实现精确操控。

尽管无轨电车面临着挑战和转型,但其在城市交通中的角色和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历史和现代交融的象征。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长,无轨电车仍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展和演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