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单名为贵跟女子有关吗?

如题所述

你好,东汉单名为贵跟女子有关吗。答案是,没有关系。因为贵不是特指女子,很多男子也单名为贵,因为贵有富贵之意,例如薛仁贵等,都是历史上出名的男子。因此东汉单名为贵跟女子没有关系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8
“衣冠南渡”
中华文明中人名一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的人名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文明。无论是夏商周时逐渐形成、发展的姓氏,还是人物的名、字、号还有代称,甚至于绰号、官职、谥号等,都可以反映出对于某人特殊的评价和身份地位的肯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起人名的规则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其中有诸多“潜规则,针对汉晋时期南方地区人名规律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中华文明传播和发展。
“单名贵、双名贱”始于西汉
1、单名作为尊贵象征的由来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对于儒家经典《周礼》的解读成为社会秩序的风向标。按照“为尊者讳”的原则,皇帝的名字就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以免触犯忌讳。《道德经》的开篇就是“道可道非恒道”,因为汉文帝的名字是刘恒而被改为“道可道非常道”;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做李虎,唐代开始将虎叫做“大虫”;观世音的称呼因为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而缩为观音。凡是如此不可胜数。

汉文帝刘恒
有鉴于此,西汉的历代皇帝都是单字为名。汉昭帝原名为刘弗陵,继位后改名为刘弗;汉宣帝原名刘病已,登基后改名为刘询。按照官方给出的解释,也就是皇帝本人的说法就是“以二名难讳故”,可以理解为两个字的避讳多,一个字的避讳少。取一个字的名可以让天下人少避讳一个字。不仅如此,皇帝的名字越到后来越有只使用生僻字的趋势。可以说,单字名的流行就是由西汉的皇室开始的。
2、王莽的“托古改制”给了单名高贵的身份
西汉末年时爆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在此时利用儒家“克己复礼”而取得高位的王莽尝到了甜头,认为通过恢复儒家所宣传的“周礼”可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王莽篡位之后就根据周礼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在这场被称为“托古改制”的改革之中就包括了对于单名的肯定。
王莽在建立新朝后宣布“国中不得有二名”、“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并将双字名当做一种法律手段,只有被处罚的人会被重新命名为双字名,做为其违法乱纪的记号。虽然新朝的统治只进行了十五年就土崩瓦解,但是新建立的东汉王朝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王莽对于单名和双名的定义,皇室和世族等上层社会成员都以单名命名,只有底层百姓会出现双名。也因此出现了“后汉无复名者”的现象。

王莽
南方与中原地区命名规则的差异
1、西汉时“蛮汉杂居”的南方
秦始皇统一之后,在南部地区还存在着大量其他古老的民族和国家,如夜郎国、古越国、苗等。虽然秦始皇派遣了大量的将领和军队针对南部地区进行统治,但随着秦末乱世的到来,这些将领大多没有完成使命。其中被派往岭南地区征服百越的将领赵佗甚至趁机割据,建立了南越国。其他的以越人为主的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更是星罗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汉武帝时期加强了地方统治,对于这些地区的征服和统治不断进行。但是因为长期的文化隔离,从长江到南海的广大地区还是呈现“蛮汉杂居”的局面。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管理大多以羁縻为主,就是利用控制他们的首领来管理这些地区,汉人和蛮族之间很少交流,文化传播方面更是缺乏。汉人大多认为“蛮人不习教化”,这使得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取名,而汉人则以他们名字的音译来称呼。

南越国
2、东汉对于南方的进一步开发造就了南方汉名的普及
到东汉建立后,对于南方的几次征伐,尤其是马援对于交趾和湘西五溪蛮的征讨,使得东汉在南方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大量的汉人随即迁往这些地区生活。蛮族与汉人之间的交流开始密切,民族之间的融合开始,造就了这些地区的蛮族人逐渐开始接受汉化,并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汉名。
如东汉末年时南中的孟获、山越的潘临、费栈等,相比与西汉时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名译吁宋、邪务、居股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蛮族在与汉人交流时的人名不再是音译,而是主动取一个汉名。
三国时南方地区单名开始和北方趋于接近
1、蜀、吴两国对于南方的开发与汉化程度加深
东汉末年的战乱使得大量人口流入南方,使得南方的各民族人口比例进一步向汉倾斜。随即在蜀中和江东建立的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虽然是以汉人为主体建立的,但对于南方各部族都采取了拉拢、吸收的政策,使得这两个以南部地区为统治主体的政权控制范围内都出现了蛮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蜀汉使用的五蛮溪将领杜路、刘宁和南中将领孟琰,东吴使用的山越人毛甘、金奇等都明显的具有了汉名的特征。

2、士族的崛起使得单字名越发名贵
三国时期,无论魏蜀吴,都是依靠士族的支持而建立的。蜀汉和东吴虽然较曹魏来讲对士族的势力有所约束,但总体的趋势都是士族崛起。士族做为“世家名门”,对于门第是十分看重的,再加上处于文化的优势地位,越发的看重传统上做为身份象征的单名。
在《三国志》中单字名的人数达到四百九十八人
第2个回答  2023-01-08
中华文明中人名一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的人名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文明。无论是夏商周时逐渐形成、发展的姓氏,还是人物的名、字、号还有代称,甚至于绰号、官职、谥号等,都可以反映出对于某人特殊的评价和身份地位的肯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起人名的规则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其中有诸多“潜规则,针对汉晋时期南方地区人名规律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中华文明传播和发展。
“单名贵、双名贱”始于西汉
1、单名作为尊贵象征的由来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对于儒家经典《周礼》的解读成为社会秩序的风向标。按照“为尊者讳”的原则,皇帝的名字就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以免触犯忌讳。《道德经》的开篇就是“道可道非恒道”,因为汉文帝的名字是刘恒而被改为“道可道非常道”;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做李虎,唐代开始将虎叫做“大虫”;观世音的称呼因为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而缩为观音。凡是如此不可胜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