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如题所述

至今,我们从土里刨出来的殷商甲骨文,仍在使用;而亚述人的楔形文字,早已烟消云散,成为了想象中的历史遗产。

相比西方文明的盛衰消亡,为何中国文明却表现为王朝更替,兴而衰,衰而盛,以至绵延千年?其原因当然多种多样,要说背后的逻辑,我只想锚定一点说开去:

我们中国的文化内部始终有在新旧冲突中求新、求变的基因。

01

一个民族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必有其道理。在中国的某些时期或事件,看似停滞僵化的旧有文化,其实能通过重新梳理并确立理想顺势应变,作出惊人的变化,而走出困境。


《诗经·大雅·文王》里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说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内部始终有求新、求变的基因。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伊佩霞曾指出: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中国的历史文明从来都是资源而非桎梏,中国人在每一代都运用了他们所继承的遗产——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去确定目标,回应时代挑战,保卫自己,增强力量。因为一代人的行为对下一代继承的遗产将会产生影响,营造变化,这些变化是又同过去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从宏观的层面上看,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新旧冲突,无论从物质的,文化的,还是制度上,较之前,皆有进步。


比如每次王朝的更替新建,在初期很快出现极其繁荣的盛况:汉朝的“文景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之后的“开元盛世”,宋朝的“咸平之治”,明朝的“永宣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不一而足。

这便是对中国有关“以史为鉴”一说的最有力的回应。至于其中每个王朝对之前旧的遗弃,新的挖掘以及进步方面的具体表现,不是本文重点,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新与旧,我们向来是割裂的,每次王朝的更替、文化的革新,无不如此。

只不过中国的历史进程有时像植物生长,静悄悄的,待到花红柳绿时,才引人注意,但其内部的吐故纳新,实则一刻不停。

举例来说,唐宋“古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两次文学变革运动,皆旨在割除过去的传统文化形式。

但这两大文学运动都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与当时大幅度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息息相关。

安史之乱壁画

唐代古文运动的政治思想背景,是“安史之乱”爆发导致的唐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危机,及其所激发出的文人强烈的忧患和改革意识,于是旨在重整王纲,引导教化的儒家思想抬头。

相比而言,北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思想界的改革意识比唐代更为强劲。于是乎,儒学在宋代开始真正复兴。当然,宋代儒家思想也正是在韩愈“道统”说、李翱“复性”说等基础上开创出来的,北宋古文运动在这种背景下也应运而生。

由此看,唐宋古文运动是在王朝统治出现危机,统治阶层欲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思想、学术和文学领域的一种自我调整、更新现象——这便是唐宋古文运动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可见,古文运动是中国文明、文学的内部调整。但谁能说“五四”新文学运动不是中国文明内部又一次的调整更新呢?

我们应该能看到,经“五四”洗礼之后的知识分子,一直努力与传统思想决裂,可推动这股运动的力量,却无不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并从中生长出来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健将如胡适、陈独秀、傅斯年、刘半农、鲁迅……莫不如此。这些文化名人皆出身于书香门第,要么是乡绅世家,要么是清朝官宦后代,他们从小无不是在诵读“四书五经”。

而且“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变化动因之一,仍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这传统文化的力量之大,曾左右了中国几乎整个历史和生存方式,却也孕育了推翻它的一代文人。

“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卓绝奋斗,也正是一代新人回应时代挑战的一次新的努力,不论它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有多决绝,方式有多激烈,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但这种批判始终是立于传统之上的,是在中华文明内部系统进行的。

它的真正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梳理新的理想吸收新的文化,使民族尽快适应新的变化,也仍然是中华这一古老民族自我更新精神的新的尝试。

02

相比西方知识分子看重个人权利,千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则把自己看成道德的楷模,甚至是引导者,他们往往带头做内心坚守的事情,因此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便为此坐牢和杀头也在所不惜。

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问题的介入方式,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着这一传统。

比如闻一多面对特务的手枪,作出了雄浑的《最后的一次讲演》,宁死不屈地喊出了“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誓言后,于这天下午被暗杀。

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进步、昌盛,泣血而歌,挺身而出,笑对死亡,这样的献身精神当然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新的资源。

事实上,在与西方文明碰撞一百多年以后,求变、求新的理想经过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已经开始融入到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血液当中,并主导着今天的社会生活。

在宏观的时间轴线上考察,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实则为一个整体。新对旧的割裂,现代对传统的发展,将会形成新的传统文化资源,并成为被下一代利用的遗产。

近现代一批知识分子的卓绝奋斗去反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到了我们这一代以对传统文化的开放和接纳态度,似乎又在向传统招手;而我们对于能观照现实生活的近现代新旧文化冲突的成果的继承,难道不会成为新的传统文化,去滋养下一代的养分吗?

新旧交替的继承发展,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依然以线性的方式奔涌急进。期间虽有磕绊,困难重重,却能摧枯拉朽,何以如此?

袁世凯

譬如民国初年的袁世凯,何等老谋深算,位高权重,谁不畏服,可他一旦想复辟当皇帝,便如纸老虎般顷刻间灰飞烟灭。民族要进步,社会要变革,是大势所趋,无人可阻。

所以,《袁氏当国》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动情地说:

“我辈执笔文人,每觉我民族文化只是一大酱缸,肮脏污染之外,一无可取,果尔,则吾人对上述千千万万之烈士圣贤,又何以交代?正因为我民族中也多的是黄兴一类的贤人烈士,才能抵制那些民族败类、文化渣滓、昏君独夫、党棍官僚、土豪劣绅和市侩文痞,而使我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未至于绝代也。言念及此,每于午夜清晨,试溯旧史,辄至感慨万端,有时且垂涕停笔,不能自已。”


对于中国这个古老民族来说,任何一次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纠结,也只是一次新的挑战而已。

以处理类似事件的千年经验,即便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对中国文明来说,也仅仅只是更复杂一点而已。

新与旧的冲突,既是中国的民族性格,也左右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所以才会有一代代如此挚爱自己悠久文化、具有传统理想人格的中国知识分子,艰难地,然而又一直坚定地行进在推动民族车轮隆隆向前的行列中,这个古老民族的文明便永远不会失去活力。

写在最后:

中国文明为什么能绵延千年,这是个很大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自己也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及文章,但总体感觉多是宏观而不具体,难免有言之无物之感。这篇文章是一块砖,文章的角度虽小,却希望能锚定一处说开去,以为浅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