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介绍

如题所述

水陆画,起源于佛教寺院中的水陆法会,这一活动源于对亡灵超度和幽冥拯救的祈愿,全称包括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等多重称谓。《释门正统》记载,水陆取义于仙人于流水处供食,鬼神则在洁净之地享食,以示普济。早在唐木五代时期,水陆法会已形成,张南本的成都宝历寺水陆院画作便是最早的记录之一。


水陆画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佛教、道教神祇、民间信仰,甚至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社会各阶层,以及神话传说和生死轮回等主题。这些画作展现了中国人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将佛教、道教神仙体系与先贤圣哲、自然元素融为一体,构成宏大的道场法会画面。明清时期,水陆法会成为寺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寺庙在七月十五日等重要时日举行,影响深远。


现存的水陆画以明清作品为主,工笔重彩描绘细腻,人物形象生动,服饰图案精致,色彩鲜明,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民间绘画艺术特色。水陆画在中国宗教画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与敦煌壁画有直接关联,被誉为“可流动的壁画”。如四川的十王信仰水陆画,是研究清代四川地区信仰的重要资料。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有的元代《明王变》与《护法诸王与明王》两幅画,是江西吉安五岳庙中的水陆画,见证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流传。水陆法会规模盛大,法事活动繁复,至今仍能在一些佛教寺院中看到水陆画的痕迹,如青海乐都县西宁寺和山西省内的佛寺壁画。


扩展资料

水陆画会是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本文重点介绍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收藏的元大德元年绘制的《明王变》与《护法诸王与明王》两幅水陆画,人物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亮,层次、质感、疏密、气氛无不动人心魄。表现出元代民间绘画事业的发展和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