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朱棣当太子怎样?此人说了一番话,为何朱元璋却哭了?

如题所述

这个人是大臣刘三吾,他的对朱元璋说的话是“万岁,如今皇孙初长成,有大好年华,况且又是万岁您嫡子的儿子,所谓子去孙承,合乎礼仪!况且若是万岁立燕王为太子,那么秦王和晋王打算怎么安置呢?”说道子去孙承,应该是让朱元璋想起来去世的太子朱标,为了培养这个继承人,朱元璋可是花了大心思,朱标也的确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可天不遂人愿,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竟然因病逝世,想到这里朱元璋痛哭流涕。

一、大明太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跟马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对这个儿子,朱元璋是即位看重,自幼就让大儒教导,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他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

可以说,无论在宗亲兄弟中,还是在朝臣中,太子朱标的人气和威望都是妥妥优秀的。可谁想到,英年早逝,这种打击对朱元璋是双重的。因为朱元璋先是皇上,后是父亲。所以在朱标死后,对帝国接班人的选择上,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

二、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军事才能出众,镇守北方,多次带兵出征北元,是朱元璋在北方的屏障。朱元璋之所以敢杀许多开国猛将,跟燕王朱棣这位统帅的崛起是有关系的。本来,朱元璋是要让燕王成为未来大明的北方守护者,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标的去世,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纵观剩下的几个儿子,朱元璋觉得,最有资格和能力守好大明江山的,就是燕王了。所以他提出燕王朱棣为接班人。至于朱棣是不是马皇后亲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对此刻的朱元璋来言,最重要的事便是趁自己还活着,赶紧确立太子。使帝国能在自己死后,平稳运转下去。但刘三吾“子去孙承,合乎礼仪!况且若是万岁立燕王为太子,那么秦王和晋王打算怎么安置呢?”勾起了朱元璋的伤心事,也让他重新思考继承人人选。

总结:朱元璋哭,一方面丧子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忧虑大明的将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7
一、朱元璋的两次大开杀戒

朱元璋在当上帝王后,有两次大开杀戒,一次是胡惟庸案为开始,这一年的朱元璋已经是52岁了,皇上也当了12年,太子朱标25岁。第二次便是蓝玉案,此刻的朱元璋是65岁了,太子朱标刚去年去世,朱允炆(建文帝)刚刚当上太子,且再过6年朱元璋便去世了。

从这个时间线来看,朱元璋突然大杀戒,谁能否认不是为后代做准备?说第一次的胡惟庸案,是为长成的太子“摘刺”,第二次的蓝玉案,是为皇孙“摘刺”。这里面其实最冤的是蓝玉,他是太子的死党,两人还沾亲。


若朱标不死的话,蓝玉显然会成为朱标的左膀右臂,但奈何朱标死了,对年幼的朱允炆来言,蓝玉根本就没法驾驭了!所以蓝玉也必须死——起码朱元璋是这么认为的,他的两次大开杀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后代驾驭群臣,而不是被群臣操控。

故而太子朱标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了。不得不赞,朱元璋是位合格的父亲,也许是因为童年太过悲苦,所以对后代尤其是太子的呵护和栽培,那是全方位的,为此不惜留下暴君的历史恶名。


所以朱标的早逝,便成了朱元璋晚年最大的痛!朱标,是他跟马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当出生时朱元璋还正在跟陈友谅大战,听闻自己有了儿子后,兴奋的朱元璋跑到一座山上,在岩石上写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如今,当年的字迹还在,可帝国接班人,自己的儿子却走了。这种打击对朱元璋是双重的。因为朱元璋先是皇上,后是父亲。所以在朱标死后,对帝国接班人的选择上,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


二、朱元璋苍凉的一问

那时公元1392年,太子去世之后,蓝玉案发生之前,朱元璋身为帝国掌门人,首先必须要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因为这一年的朱元璋,已经是64岁的高寿了。

朱元璋压抑着悲痛,抬眼望着群臣,没有人敢大声出气,群臣都明白,今儿朱元璋是要选帝国接班人,如此重大的事情,谁敢没事瞎嬉戏?果然,朱元璋开口了,声音异常苍凉:“在朕的诸位皇子中,燕王朱棣英武神勇,非常像朕年轻时,朕准备立他为太子,诸卿认为如何?”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军事才能出众,镇守北方,多次带兵出征北元,是朱元璋在北方的屏障。朱元璋之所以敢杀许多开国猛将,跟燕王朱棣这位统帅的崛起是有关系的。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朱元璋率先提出燕王朱棣为接班人。

至于朱棣是不是马皇后所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对此刻的朱元璋来言,最重要的事便是趁自己还活着,赶紧确立太子。使帝国能在自己死后,平稳运转下去。


朱元璋抬头看着满朝文武,期待着有所响应,但却是鸦雀无声。对于这些大臣来言,此刻是一个非常难的抉择!甚至堪称是一次命运的下注。若赌对了就是拥主有功,前程美妙,但若赌错了身家性命就全赔进去了。

对大臣的这些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所以他没有急切的追问,而是继续看着,等待着。这时,突然一位臣子抬起头,走了出来,朱元璋知道,这位有话说!


三、一句话,让朱元璋大哭起来

走出班的这位臣子,名叫刘三吾,是一位大儒。据《明史》载,性格非常刚正,敢说话,不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其实也就是这样的大臣,才敢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这么艰难的抉择中敢于发声,毕竟对刘三吾这类人来言,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利益,也不是啥国家安危,而是合不合乎礼仪!

刘三吾朗声说道:“万岁,如今皇孙初长成,有大好年华,况且又是万岁您嫡子的儿子,所谓子去孙承,合乎礼仪!况且若是万岁立燕王为太子,那么秦王和晋王打算怎么安置呢?”


这句对对朱元璋来言,如一把刀,又在他的伤口上来了一下。因为刘三吾所言的“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关键词是嫡子!即,朱标是你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那是正统接班人,如今还有其他正统接班人吗?有啊,朱标的儿子还在,所以该立他!

这其实,就等于告知了我们,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其实都不是马皇后所生。在《南京太常寺志》中有记载: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是李淑妃所生的孩子。而燕王朱棣的生母比较复杂,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马皇后,其二是李淑妃,其三是一位朝鲜族女子。


但正史中的记载,朱棣却是马皇后亲生。不过但从刘三吾的这句话中,却可以感觉到,这应是朱棣称帝后撒了个谎,不然为啥把他跟秦王和晋王并称?仅因三人都不是嫡长子吗?所以才说,刘三吾的这一句,是在朱元璋的伤口上又来了一刀,让朱元璋又想起了朱标。

朱元璋再也无法抑制自己,不顾满朝文武在场,突然就放声大哭起来,跟着站起身就离开了……朱元璋在哭什么?

一则是想念儿子朱标,二则是哭自己,为儿子平稳接班做了那么多恶事、狠事,却依然看不到结果。果然,随着皇孙朱允炆就被确立为了太子,朱元璋就再开杀戒,这一次直指当年太子朱标的死党:蓝玉,开始为皇孙“摘刺”……

第2个回答  2020-07-12
因为他对朱元璋说“立子当以嫡以长”。这番话让朱元璋想起了他已故的大儿子朱标,所以在感伤之际,朱元璋才会泪眼婆娑的掉泪,最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长孙孙子朱允炆。
第3个回答  2020-06-30
因为朱元璋并不喜欢朱棣当太子,他很清楚朱棣的野心 ,所以留了几个儿子来牵制住朱棣,此人说的话道出来朱元璋的心思。
第4个回答  2020-06-30
因为朱元璋还是最疼爱他的大太子的,又知道朱棣的性格,所以知道按照礼仪制度立长孙为太子是有风险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