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已经采用了君主立宪制,为何还会被起义军灭亡?

如题所述

17世纪中期依靠作为岛国的先天优势,英国紧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成为欧洲的海洋强国,大批英国人因吃到航海贸易的红利一跃成为富裕的新贵族。 而出于进一步贸易扩张的需要,新贵族们开始希望议会在处理国家大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即约束王权,而这遭到了时任国王查理一世反感。 

查理一世承接了前任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思想,大肆宣扬“国王理应拥有无限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下令关闭了议会,将新贵族干涉国家大事的合法机关堵死。但议会的新贵族们并未就此屈服,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给军队筹集军费,重开议会跟新贵族要钱,新贵族们抓住机会进行了反击。他们拿着一封叫《大抗议书》的文件找到查理一世,要钱不是问题,但你要签了这个,承诺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议会可以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

对于新贵族们赤赤裸裸的抢权,查理一世组建了“王军”进攻议会,议会则以克伦威尔为首领组建“议会军”抵抗,并成功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此后英国进入共和国时期,但是英国的“混乱”并未结束,原本因反抗查理一世而铁板一块的议会分成了倒皇派和保皇派,由传统贵族转型而来的新贵族组成保皇派,认为他们反抗的是查理一世的“暴政”,而非整个王权,因而应该继续立新国王。而完全是白手起家的新贵族则组成倒皇派强势的认为议会应该就此取缔国王,立新国王等同于给英国加个寄生虫。

因而由于这“该不该有国王”的问题倒皇派和保皇派打的不可开交,期间克伦威尔一度趁机用武力建立了军政府,军政府以议会的名义肆意压榨百姓。而也正因这军政府的出现,英国老百姓意识到议会独大并非完美制度,因而保皇派开始取得对倒皇派的优势,并于1660年推举出了新国王查理二世。但让保皇派尴尬的是,当查理二世上位后第一时间就是清算议会,将那些参与干掉查理一世的议员统统抓捕问刑,这样的清算工作一直到了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还在持续。

明朝在封建专制统治中出现了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从明朝的皇族开始退出军权,以及建立了民间的议会等等都能体现出来。但这种制度是不完善的。首先,朱元璋从一开始所设立的三权分立,因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并没有得以很好的实施,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再设立一个悬浮的职位来镇压和统治。然后有宦官从中作梗民间议会上的声音根本无法直达天听,而且明朝的内阁也是作为君王的一个参谋组织存在,内阁首辅直接向君王负责。也就导致了内阁与民间议会形同虚设。

1688年,由于实在受不了詹姆士二世不但要“集权”,还要让天主教进入英国传播,取缔新教在英国的主导地位。议会再次发动“光荣革命”,罢免詹姆士二世,让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中央集权制与君主立宪制本身就是两种相对立的制度,在中央集权制几乎发展到巅峰的明朝时期,虽然出现了君主立宪的出行,但也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大明后期已经过分腐败,东厂的太监权力太大,魏忠贤已经只手遮天了,所以虽然朝廷有了很好的制度,但是却很难实施
第2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常年的宦官专权和党争让大明百姓苦不堪言,吃不饱饭的他们最终选择用起义这条路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明朝腐败无可扭转,君主立宪制和当时的情况不符。
第4个回答  2020-12-13
明朝亡于党争,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