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不是在唐河之战中挫败了辽国的战略意图?

如题所述

北宋太宗时期是宋辽两国交战的激烈阶段,可以说宋辽战争基本上都在宋太宗时期打完了,宋真宗时期基本上没怎么大打就签订和议了,而在北宋初期,宋军接连遭遇岐沟关、君子馆两场败仗后,依然无力集中大兵团北伐了,宋太宗主导的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耗竭了北宋精锐的兵力,所以说在君子馆之战后,辽国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就在北宋北境危机的时候,好在唐河、徐河两战为北宋稳住了阵脚。


之前我写过徐河之战,当时提过北宋在君子馆之战后采取的是弹性防御的策略,当然也是被逼无奈,宋军以无力北伐,自然无法实现以攻代守,也没有足够的兵力遏制辽军南下,只能带辽军南下深入宋军防御腹地后,才可以择机歼敌,代价就是除了重城要塞外,其他县城堡垒很容易被辽军攻破,也就是说宋军弹性防御必须要在防御战中重创辽军,否则难以长久实行。

唐河之战和徐河之战就是宋军站稳脚跟的两场关键战役, 但是史料记载是相对简略的,尤其是《辽史》,并不承认唐河战败,北宋一方的记载也是多有不同,但是从当时宋辽双方的对峙局势是可以推测除唐河徐河之战是存在的,毕竟辽国在徐河之战后对北宋保持了长期的和平态势,并未有大规模的南下行动,而且从《辽史》的记载来看,也可以察觉到唐河之战的确发生过。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六月乙丑,谕诸道兵马备南征攻城器具……(九月)旗鼓南伐……(十二月)大军驻宋境……七年春正月癸未朔,班师。

辽统和六年正是唐河之战爆发的那一年,可以看出当时辽军的意图,战前就开始准备攻城器械,也就是说辽军此行南下的目的不是为了袭扰劫掠,而是为了侵蚀北宋的边境,进一步瓦解北宋的边防,辽军的底气就是在君子馆之战后,宋军被打怕了,毕竟君子馆之战时宋军名将李继隆没有支援刘廷让,自己率部撤军了,虽然李继隆是情有可原,但是对宋军士气打击也是很大的,因为君子馆之战暴露了宋军野战能力的短板,如果在遇到辽军南侵,你说宋军将士是出击还是不出击?


而此次辽军南下,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均参与了,很明显,这一战辽军的胃口不小,其是尽可能的要扩大战果,进一步削弱北宋国力,彻底令北宋失去和辽国对抗的能力,要知道,在北宋完成内部大部分统一的时候,辽国是害怕的,在宋太宗灭北汉的军事行动中,辽国的援军是被击败的,当时辽国对北宋的认知是什么样的?想一想曾经强悍的中原王朝,汉唐,他们的对手匈奴突厥都被击败了,那么面对新兴崛起的北宋,辽国自然是忌惮的,只是宋太宗愣是帮助辽国刷战绩,辽国的自信被多年的战争刷出来了,而经历了岐沟关、君子馆系列战役,辽军掌握了战略主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扩大优势的。

辽国于六月准备攻城器械,九月正是南下,其实八月辽宋边境就已经爆发战争了,攻入宋境后,辽军四处劫掠,宋军无人应战,十二月大军驻扎宋军各地,按照这个态势,辽国可以迫使北宋议和了,可是统和七年初却班师了,《辽史》没有记载班师的原因,为何辽军会放弃这么大的优势,本来就是冲着削弱北宋的目的来的,在局势占优的情况下撤军,要么是自己军队内部发生问题,比如疫情、后勤不足等问题撤军,要么是吃了败仗,显然不是前者,不然不必惨着掖着,什么也没提就班师了,前线战事不利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宋史.太宗本纪》郭守文破契丹于唐河。

《东都事略.郭守文传》契丹入边,大破之于唐河。

《宋史纪事本末》倒是没有记载唐河之战,不过宋朝一方的记载还是写了郭守文大破辽军于唐河,只是作为此战名义上主帅的郭守文,他在历史记载中却没有明确指挥表现,记载中是李继隆和袁继忠打赢了这场战争,郭守文可能并未在唐河之战中有亮眼的表现。


唐河之战前期,辽军南下之势是无人能挡的。

《辽史.圣宗本纪》冬十月乙卯,纵兵四面攻之,城破乃降,因抚谕其众……戊午,攻沙堆驿,破之……丙子,筹宁奏破狼山捷。辛巳,复奏败宋兵于益津关……十一月甲申朔,上以将攻长城口,诏诸军备攻具。庚寅,驻长城口,督大军四面进攻。士溃围,委城遁,斜轸招之,不降;上与韩德让邀击之,杀获殆尽,获者分隶燕军。

这都是岐沟关、君子馆两场败仗后,宋军主力遭遇重创的结果,短期内想要补充防线的兵力,就地征兵补充是最快的选择,而这也就导致了宋军战力的下滑,加之西北党项一族彻底倒向辽国,借辽宋争霸之机扩充自己的实力,所以说君子馆之战后,宋军遭遇北方和西北两线的军事压力,面对辽军南下,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宋军只能在州城要塞屯集重兵,结果就是辽军可以深入宋境劫掠,而宋军只能据守城池不敢出战。

《宋史.李继隆传》初,朝议有寇至,令坚壁清野,勿与战。

北宋朝堂在辽军南下之前就有定论了,也就是不准大军出战,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辽军选择南下的时机是秋冬之机,此时战马马膘最肥,加之处于少雨季节,利于骑兵持久机动作战,而北宋说想要实行坚壁清野太不现实,不可能在辽军大举压境的时候实现彻底的坚壁清野战术,而且辽军南下速度太快,北宋边境也来不及做到坚壁清野,此时若是奉行坚持不出战的命令,那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能力自卫的只是州城要塞,而其他郡县则成为辽军肆虐的地方,北宋百姓自然饱受战火之苦,更重要的是,如果唐河之战李继隆袁继忠没有违令出战,辽军劫掠够了撤军,那么下次辽军再南下该怎办?还都在城池中坐等辽人满载而归?那么北宋的北方防御不就是形同虚设了吗?


面对辽军肆虐宋境的情况,支持出战的主要有两人,也就是李继隆和袁继忠。

《宋史.袁继忠传》会契丹骑大至,驻唐河北,诸将欲坚壁待之。继忠曰:「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宋史.李继隆传》继隆曰:「阃外之事,将帅得专。」乃与继忠出兵,战数合,击走之。

李继隆虽然在君子馆之战中并未支援刘廷让,令刘廷让所部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他还是宋军一名悍将的,而且他违抗上命已经不是一两回了,满城之战的时候,他就是主张改变宋太宗留下的阵图的将领之一,那可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啊,即便李继隆是外戚,毕竟按照宋太宗留下来的阵图打,打败了自己也无大错,而擅自更改布阵,打败了那是要付全责的,谁也报不了他。


再者唐河之战的时候,李继隆也是说了自己在君子馆之战是退却了,为的就是留着这副有用之身报效国家,那么此时不出战就不是李继隆的性格了,可以说,李继隆和袁继忠是宋军下滑阶段,少有的,有骨气,有血性的将领了,随着北宋压制武将的制度推行,北宋缺将成为了常态。

而宋军一方除了李继隆袁继忠之外,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别找事,在城内过安生日子,等到辽军自己撤军就好。

《宋史.李继隆传》护军袁继忠慷慨请出师,中黄门林延寿等五人以诏书止之。

中黄门是宦官官职,显然林延寿是带着诏令来前线监军的啊,还是能感觉到宋太宗的意图,他多次敢于宋军作战,导致大败,耗竭了宋军精锐力量,君子馆之战也是他令刘廷让出战导致战败的,所以唐河之战时,宋太宗的想法就是单纯的守,不打算有主动出击的想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林延寿外,还有其他四人,一共5人反对李继隆袁继忠出城作战,这也就我说的,作为名义上主帅的郭守文并未在唐河之战中有什么值得称赞表现的原因。


在有上命,令宋军不准出战的时候,对于是否出战,历史记载中没有明确说明要郭守文的态度,个人感觉他是反对的,也就是和林延寿一起反对出战的5人之一,毕竟这应该是宋军高级军官会议上探讨的话题,这5个人的地位低不了,而且作为统帅的郭守文也的确应该就此事表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