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乾隆能扫平强大的准噶尔,征讨大小金川却吃尽苦头?

如题所述

我们都知道清朝康熙皇帝是个十分勤政开明的皇帝,他当政期间,文治武功都有很好的发展。在他统治初期,一共有十场大大小小的战事,并被乾隆皇帝自己统称为“十全武功”,其中有场战役清军打得十分艰难,那就是平定西南边疆的大小金川反叛。大小金川手里有一个秘密武器可是让清军叫苦不迭,那就是——碉楼。


碉楼的分布范围主要是从川西北高原到云南这一区域。碉楼的产生时期其实很早了,《后汉书》就有记载:累石为室,高者现至十余丈。这些碉楼大都分布在一些山地的制高点或者是沿河建设,面对大河的战略要地。它们就像一座座一样伫立着千百年,雄浑粗犷。当今的碉楼早已不需要再防卫了,更多的是作为旅游资源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些碉楼形态各异,从外观上分,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不同的样式,按照民间的分发,甚至还可以分为公碉,母碉,姊妹碉和风水碉等。


这些碉楼有一个特殊的特点,就是屹立千年而不倒。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古代大多是木质建筑,石质建筑比较少见,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木质建筑,石头做的房子抗震能力不是特别的优异。但是这里的石头碉楼是“屹立千年不到”的,其实这要从碉楼的建造方式上说起,我们印象中的房子建造都是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其中用水泥一类的粘合剂将他们组成在一起,而当地的碉楼却不同,碉楼的建设方式是不需要水泥一类的粘合剂的,就是将大大小小的石头,匠人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从低到高的顺序垒放在一起,使这些石头用一种向心力建筑而成的。


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舍廉霭来到大渡河的丹巴,当他仰望高耸入云的碉楼是不禁惊呼:“我发现了新大陆。”1929年历史学家任乃强考察西康时,面对巧夺天工的碉楼时,也感叹称“叠石奇迹”。碉楼不仅仅有其历史的考察价值,更有我们可以欣赏的艺术美学的价值。碉楼在当地会有不同的样式,有数量不等的角的碉楼。根据一些历史与民俗学家的考察和研究,数量不等的角最初应该是和祭祀神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渐渐的演变为了具有审美意味的一种独特样式。同样的角数量越多搭建的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当你看到一些棱角特别多的碉楼时,无疑,这家之前一定是个大户人家。


众所周知,不同的建筑风格是与当地不同的环境相适应的。就如同黄土高原的黄土窑洞,山西的地坑院,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等等,这里的碉楼也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这样构造的,最后和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乾隆扫平准噶尔的时候是有着年羹尧的帮助的,但是征讨大小金川的时候身边可用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是相当吃力。
第2个回答  2020-11-09
因为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再加上当地人十分的团结,所以在征战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是吃尽了许多的苦头。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大小金川的地形险要,清朝大兵攻打大小金川的时候,吃尽了地形险要的苦头,所以说地形在军事上很重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