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长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尊重孩子
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是最需要得到他人认同与他人尊重的时期。当孩子对你的意愿表现出逆反时,家长不要急着去进行镇压,而要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反抗。同时你可以向他表示:“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尽量举例说明”,这样你就赢了一大半,你千万不要说:“你所说的是两码子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或者“你的观点微不足道,这是不对的”。
千万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意见!不要过度表现出对事情了若指掌或经验老道的样子,对孩子的反对意见,表现出不在乎或不重视,这会激怒孩子。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将内心的感觉表达出来,然后给予完全的重视和关心。让别人觉得他的反对意见是很独特的见解,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确与众不同。

注意语言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与用词。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辞令,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命令、被驾驭、被强迫或被规定做任何事。有些字像“应该”、“必须”、“务必”、“一定”等,都是激起反抗情绪的祸源,命令会引起抗拒的心理。相反,应该以征求同意的方式。尽量使用“我们”,而不要使用“你”或“你们”。千万不要硬碰硬,你最好说出你的道理、想法、观念、意见、理想和问题。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的关系。

委婉的纠正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不要过份的指责与强调,应该委婉的提出。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揪出他们的错误,就等于激起他们反对你。事实上,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如此。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都喜欢这么做。他们总是喜欢纠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错误,对于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去吹毛求疵,泼孩子冷水,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希望让孩子继续依赖自己,却不明白,越这样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

学会聆听

当问题出现时,家长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注意聆听孩子的想法。到目前为止,缓和反抗情绪最有价值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并注意聆听,而这两者都需要耐心。当你听到孩子的反对意见时,要故作镇定状,并表现出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这确实不容易。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会迫不及待地予以辩驳,而且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他们必须举出事实“纠正别人”,以及给这个持反对意见的人“洗洗脑”。但是,应当暂时控制住这股冲动,再想想为什么别人会反对。一般来讲,这也不过是做一项决定前的一种过程而已。如果一个人说:“等一下,让我再想一想。你要求我改变,做我从来没做过的事,我不能这么爽快答应你。”这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点时间是必然的。因此,提出问题和耐心的倾听,就是给予别人必要的喘息时间,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孩子逆反心理家长该怎么办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着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2个回答  2019-03-27
1、要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因为还年幼,有时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但是可能会表达不清,这时候大人如果没有耐心去倾听的话,这就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的沮丧和不开心。但如果大人能够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会听从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2、对孩子提的一些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小孩由于还年幼,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大人一次提的问题太多、太复杂,那么孩子就难以接受,自然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啦。
3、学会尊重孩子。经常在一些公众场合看到一旦有小孩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举止时,旁边的大人就会立马大声呵斥。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大人的责备和呵斥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好的行为,大才教育建议大家应该耐心的跟孩子讲解那些行为到底为什么不合适,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一些小惩罚。
4、如果孩子对大人的要求没有反应,可通过另一方式引起他的注意。比如孩子吃午饭时,孩子只管玩,这时可把他抱起来,带回桌边,态度表现要友好。
5、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奖励和表扬。每个人都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的,当孩子很听话时,大人就应该给予表扬,表示更多的关怀。很久之前,我的孩子也很叛逆,经常逃学上网,成绩非常差。直到我下载了一套潜能开发课程,他的情况才开始改变,孩子不再叛逆,对父母心怀感恩,变得很听话,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
第3个回答  2013-10-17
案例 晓春今年12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大男生。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家长觉得对孩子关心不够,对儿子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以此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晓春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名,家长对此很是欣慰。但是自从他升入小学高年级后,家长发现他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天冷了妈妈让他多穿一件衣服,他能找出多种理由就是不穿;每天放学回家爸爸不让他玩电脑,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玩游戏,家长发现后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上一整天学,累了,该放松放松了……”遇到不顺心的事还时常顶撞父母:“这件事你们已经说了N多遍了,我旱就明白了,你们别操心了,行吗……” 晓春的叛逆行为让家长觉得不可理解。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从小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排除万难送他上课,回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帮助辅导功课,真是不惜一切代价—现在儿子到了小学高年级不但没让家长省心反而把家长当成“敌人”,家长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晓春的父母担心久而久之,和儿子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无法掌控孩子的发展方向。难题症结与分析晓春的家长所遇到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要面临的一个话题。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逆反心理,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①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则认为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两代人之间产生了代沟,慢慢地孩子的逆反心理变得越来越严重。 ②晓春的父母从小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论什么事父母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家长满足自己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稍有不同意见,就会引来孩子的抵触。当晓春的父母最初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没有进行疏导,纵容了他的不良行为的加剧,久而久之形成逆反心理。 破解方法 (1)观察沟通 很多时候父母要超脱自己的角色,从旁观者的角度冷眼观察孩子逆反的问题。家长需要静下心来和孩子针对某一件事进行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分析他逆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如果疏导受阻时,可以做适当的迁就。 (2)保持冷静 当孩子不听话时,急躁的父母要随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处理。等家长和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进行有效的沟通。 (3)寻求帮助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当自己一筹莫展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 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发现孩子的闪光 点,及时表扬。 (4)开放自我 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可以陪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后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孩子可能易于接 受o只有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和孩子进行无障碍的 沟通。孩子也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 好。孩子就不会再有逆反心理了。 (5)不断试验 父母时常要改变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长大了,对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尝试双向沟通,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问题随时调整,不断试验,选择最佳方案。 (6)实践体验 通过实践,进行体验,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o儿子不高兴: “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但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最后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是不容易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9-17
不能一味的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教育或批评孩子,要耐心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也许孩子在叛逆期,刚开始沟通会很困难或者孩子会抗拒沟通,但是要慢慢来,多给孩子些关爱,融化他们的心,等他们敞开心扉,听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和孩子说出你的想法。希望能够帮到你,还望及时采纳!谢谢!O(∩_∩)O
来自百度知道团队 *知道联盟*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