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全国行政区划以省划分于哪个朝代

如题所述

金国开始试验,在完颜亮时代,金国就开始试行行省制,不过是部分,依据是军事需要,当时在辽东和汴梁设立2个行省,一个是辽东行中书省,一个是河南行中书省,其他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依然是直属中都的路制。自此以后,金国就依据军事需要,设立多个行中书省,这就是行省的由来。元以后。一统中原,全面贯彻行省制,行省下面有多个级别,极为混乱,首先是分下各道,道下设路,路下有州和府,州和府下面才是县,,也就是从省到县有5级之多,又有直辖的,从直辖路,直辖州和府,甚至还有直辖县,颇为混乱,看了元朝行省地图就有这种感觉。明朝以后,取消行省制,代之以布政使司等三司辖地,后又设巡抚统摄三司,事实上恢复行省,自此以后,行省长官一般是巡抚,行省疆域开始稳定,除了分省,基本上没有大的行省边界的变动。明朝还整理了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首先将路和府全部整理成府,州和县全部整理成县,不过,有辖县的州存在,直属于省的为直隶州,如南直隶滁州。不直隶于省的为散州,有的辖县,有的不辖县,如凤阳府泗州就辖3县,凤阳府宿州就不辖县。但是宿州和泗州都是散州。这种情况一直到清。民国全面继承行省制,不过还是将省以下地方区域又整理了一番,首先第一步将府,州,县全部整理成县,接着调查全国县级单位的命名工作,将863个重名的县全部重新命名,最直接的结果是新城县,全国有6个,除河北的那个以外,全部重新命名。接着由若干县组成专区,将一些大城市单独划片建市,直辖于省。形成了一直影响至今的地市体制。建国以前,市不辖县的,而且是与地区平级,直辖于省,甚至直辖于中央。1954年以后,取消大行政区,大部分直辖于中央的直辖市降级为省辖市。这里,就有部分降级的直辖市辖有县,自此,省辖市辖县就有定例。在1964年,地市合并,地区行署改省辖市也就有了定例,县市合并,县级市也就有了例子。1982年,市辖区和县合并,行政县改市区也有了例子。从此以后,今天的地方行政体制全面确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9
始于元代,元代确立了行中书省制度,也就是行省制度,自此,我国全国行政区划以省划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09
行省制是从元朝开始的,之前都是州郡制
第3个回答  2015-08-09
元朝出现行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第4个回答  2015-08-09
我猜以后省级会成为二级行政区!自秦汉以来,中国的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大,一级行政区从郡县变成为州府,郡县变成了二级行政区。后来州府越来越多,有在上面加上了省级。州府变成了二级行政区,郡县变成,三级行政区。随着以后省份的数量越来越多,就有可能再在省级上面再加一级,省变成二级行政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