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到底有没有被封建统治者歪曲

如题所述

封建专制社会在人格问题上的缺失在于只讲人为的“度”不讲为人的“个性”。封建统治者利用孔子思想来进行意识形态的统治,其实只是利用孔子思想中强调“度”的方面,却阉割了其“个性”的方面。

其实,孔子是既讲“度”又讲“个性”的,“度”与“个性”统一于“礼”。

“礼”之意不只是“义”(宜、适度),同时也是“分”(别男女、君臣、贵贱、长幼等等)。“分”意义上的“礼”内在地包含“个性”的因素,这种“个性”概念在孔子那里被表述为“因材施教”意义上的“材”——“才”(按:朱熹概括孔子教育思想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它是指因天赋不同而有不同悟性与能力。

到荀子时,他已经在“义”与“分”的统一上强调“义”具有“分”的意义,即荀子所讲的“义”主要是指“分”,是”分工“意义的“分”,虽然荀子并没有进一步在管理学意义上探讨如何“分”,但他把“礼”与“义”两个概念合成为“礼义” 一个概念,这表明他清楚地意识到了“礼”具有“分工”的意义或功用,强调了“礼”是“度"与“个性”的统一,这就是有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的真谛所在。

“礼之用”是指“礼”的功能、作用,“和”是指多样的个性在同一个“度”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的互相协调与平衡的状态。这种“和”的思想被孔子表述为“君子和而不同”,这话强调了在推行“礼”治的过程要取“和”弃“同”,这是鲜明地强调“个性”的发挥。谁说孔子不讲“个性”?

只有不得孔子之“道”者才会说孔子是只讲“义”、只讲“度”,不讲“分”、不讲“个性”的。从史伯、晏婴到孔子,无不主张“和”而反对“同”,这是春秋末年的一个思想潮流。离开孔子的时代背景而把后来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孔子思想当作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这就叫“不知本”,是“舍本逐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5
当然是歪曲了,儒家孔孟的真意,在孟子死后就彻底失传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