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关于缅怀烈士的诗句(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有哪些
1.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出自周文雍《绝笔诗 》
2.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出自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3. 杜宇声声,啼醒了、清明时节。陵园去!旌旗猎猎,挽歌吟彻。辛亥春雷惊赤县,共和浩气冲朱阙。记硝烟弥漫五羊城,殷殷血。——出自《满江红_ 谒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4. 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出自重读感赋
5.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出自•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2.缅怀革命先烈的诗句多句
1、七律·纪念抗战女英雄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2、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倭奴出蓟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3、井冈颂
割据雄山飘赤帜,星星之火燎神州。
一根竹扁挑天下,七尺梭镶战劲仇。
铁斧镰刀开历史,危峰险岭写春秋。
井冈奋起乾坤转,盖世英名万古留。
4、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3.缅怀革命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1、——近代:赵一曼
挚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情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2、《就义诗》——近代: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3、《就义诗》——近代:洪吉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4、——近代: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5、《无题》——近代: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6、《自誓诗》——近代:车耀先
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7、——近代: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接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8、《狱中诗》——近代:高波
本为民除害,那怕狼与狗;身既入囹圄,当歌汉苏武。
4.清明节缅怀先烈诗词
描写清明节的诗词 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765回答者: 小小814 - 四级 2009-4-4 12:36
5.关于纪念烈士的诗句
诗歌一:卜算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
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
诗歌二:满江红·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感赋
重读奇文,停眸处,斑斑碧血。
书案上,景星麟凤,几多豪杰。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好头颅换取九州同,心如铁。
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
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
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
诗歌三: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诗歌四:革命烈士永不朽
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
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
茅屋白发娘;天天把儿想。
告诫吾辈人;别把他们忘。
诗歌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几千年来清明节,源远流长情难舍,
每人只祭自家翁,烈士碑前有花朵?
诗歌六:七律·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陵园门庭
踏进陵园步履轻,几多游客悼群英。
杜鹃有意分流让,松柏无言夹道迎。
染翠高坛飘细雨,烫金大字寄贤名。
白花点缀何其静,肃立阶前听雨声。
二、烈士纪念堂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
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
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
缅怀老山烈士的诗句
1.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出自周文雍《绝笔诗 》2.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出自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最感人的现代诗
以下是一首感人的现代诗《母亲——清明。老山。烈士墓。》:这首诗感人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真挚的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母亲对牺牲在老山前线的儿子的思念,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每一句都透露出母亲内心的痛苦与无尽的等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生动的场景描绘:诗人通过“风霜染透的白发”、“陈年...
中越9年老山战役,双方从84年争到93年,如今老山要塞属于谁?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自九一八事变开始,14年抗战之路的血跟泪被所有国人牢牢记在心中,纵使半个多世纪过去,抗日硝烟早已散去,但民众们对于革命烈士的缅怀,对于那段过往的牢记却没有半点褪色。不过近现代长时间的战争并非只有抗日...
形容洛阳老君山的诗句
在此之前,我读过古人描写老君山的诗句:“巍巍奠秦楚,渺渺接昆仑”、“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老子不知何处去,青牛一踏影斑斓”……因此,在我的想象中,栾川老君山是个很大气的山峰,好看的季节应是冬天吧!但当我登上老君山主峰马鬃岭时,才发现老君山的秋天更美。 7、老君山位于栾川县城南3公里处...
文山烈士陵园纪念塔铭文
一九七九年,连续数年自卫还击,防御作战,铸就了老山精神。盘江龙腾,君山虎踞,八城骥飞,六诏麟屯。壮乡百岭,春风永驻,浩气长萦,地灵人杰。天泰民强,日新月异。历史上的青史,是由先辈们所谱写;今日的盛世,是由英烈们所创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立碑,以缅怀...
清明节缅怀先烈文明祭奠征文
清明节缅怀先烈文明祭奠征文8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即将走进了四月。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学习过,诗中就提到了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陆茵烈士在麻栗坡陵园吗
麻栗坡县还有老山战役遗址、天保口岸等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相关的景点,游客可以结合这些景点进行深度游览。结语 麻栗坡烈士陵园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陆茵烈士和其他烈士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如果您有机会前往云南,不妨到麻栗坡烈士陵园走一走,感受那份深沉的历史情怀。
麻栗坡必去的三个景点
麻栗坡烈士陵园是缅怀英烈、感受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陵园中安息着在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参观陵园,可以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付出,以及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老山作战纪念馆则是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再现了老山战役的壮烈场景。馆内...
云南烈士陵园麻栗坡地址在哪里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麻栗坡烈士陵园坐落在老山主峰西侧,这里地势险峻,风景壮丽,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交通方式:前往陵园,可以选择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从麻栗坡县城出发,经过一段山路即可到达。具体路线可根据当地交通情况灵活选择。二、陵园概况 陵园规模:麻栗坡烈士陵园规模宏大,...
安康烈士陵园陵园简介
安康烈士陵园是一个特殊的纪念地,它位于安康,是为了缅怀在1949年7月23日的牛蹄岭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这场战斗是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为解放安康和配合第一野战军解放关中陇东的重要战役,激烈且规模宏大,最终以解放军的胜利告终,歼灭国民党军队2500余人,我军伤亡1300余人,孟俊歧副团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