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关爱儿童的文章

有哪些? 是反映鲁迅非常关爱儿童的

回忆鲁迅的文章不少,因为进入中小学教材的缘故,最广为人知的有唐弢先生的《琐忆》,阿累先生的《一面》和周晔的这篇《伯父》。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许寿裳先生的《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及这篇《伯父》。周晔的这篇回忆文章虽然稚嫩,虽然短小,却和许寿裳、萧红的一样,脱离了模式话语的影响,不神话、不俗化先生,都以独特的视角,亲身的经历,写出了一个真实、可感、可敬可爱的鲁迅。
一、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方式和定位。
相较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和关于鲁迅的文章,小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和关于鲁迅的文章的教学缺乏深入的讨论。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原因,我不能像有的学者所做的那样,将曾经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和关于鲁迅的作品进行一个历史的回顾,只能凭印象做一些例举。
基本上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作品或者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一个文化现象。比如,有的将《少年闰土》、《伯父》、《一面》、《有的人》编为一个单元,有的编进了吴伯箫的《早》,有的收入了《伯父》。
鲁迅为什么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这个其实应该好好追问的问题,以往我们一般倒不去深究。很多老师会说,我们只需要拿到教材,认真钻研教材,考虑怎样教的问题就行了,至于选什么文章,怎样编教材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情。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是教师放弃自主性的表现。追问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理解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定篇的一些原则,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些篇目在教材中的定位。
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浩繁、艰辛又非常需要功力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最主要的应该是怎样处理好母语教育和儿童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大概是2001年,曾经做过几种版本教材比较的洪春幸老师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有必选的篇目吗?我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草率地做了否定的回答,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读这一篇和另一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探索,我现在的看法是,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有一些必读的篇目,至少应该有一些必需的母语语言、文学、文化的要素。究竟是哪些?凭我的能力,我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应该组织中国最有发言权的学术大家和老师们一起来讨论。
但我们暂且可以做一些倒推: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李白的诗,行吗?不行。不选安徒生的童话,行吗?不行。不选中国的民间神话,行吗?不行。我们可以这样一直问下去,但不是在这篇文章里要问的。我们还可以接着这样的反问,正过来问几个问题: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确定应该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人物和文化要素?我想应该是那些已经“修成正果”的母语和中国文化的因素,也就是那些已经成为中国人母语和文化的“无意识”的部分,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成长的“根”的要素。这些要素包含哪些?可以另做讨论。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儿童接受的程度,《离骚》固然好,固然重要,但儿童没法接受,我们就可以选择端午节,可以选择屈原这个人物来进入教材。这就是说,传承中华文化和世界本原的、优秀的文化是小学母语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母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生根工程,要让学生吸取“根”的营养。但同时,小学母语教育还是培育生命种子的工程,把一棵“大树”直接植入“生命的种子”——儿童的心中,孩子们会因沉重压迫而窒息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一味追求深度的课堂)。只有把语言的、文学的、文化的根基植入生命的种子,遇到阳光,遇到水分,根基会萌发,生命的种子也会成长。
简单说来,面对任何一个文化因素是否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我们都要追问这么几个问题:1.该不该进入?2.应以什么样的形态进入?3.进入后承担什么样的任务?4.怎样教学?对于鲁迅,也可以这么追问。对第一个问题,各个版本的回答似乎很肯定:应该进入。在怎样进入的问题上,则显然有分歧。孰对孰错,或者是否恰当,也可以展开讨论。很明显,有的版本的进入分量是非常重的,既有鲁迅的原作节选,又有亲属周晔和仅有一面之缘的青年的回忆文章,还有诗人臧克家的颂诗,学习这样的教材,学生对鲁迅的认识肯定会比较深刻。有的版本选的课文则不够理想,比如选《早》,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展示的是鲁迅刻苦学习的一个侧面,我们读它的时候却不免要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偷看《山海经》的男孩,觉得这个文本太突出了鲁迅的“伟大”,从小就是一个知道用功的好好孩子。这个文本实质上也只是在演绎我们成年人的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儿童应该刻苦学习,因而并不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文本。儿童阅读了这样的文本,从语言到精神,没有太多的收获,不能实现自我生长,也不能真正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以为它不是一个理想文本。
二、《伯父》——一个让儿童亲近鲁迅的较理想的教材文本。
各个版本的教材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伯父》,有它的必然性。这是一个用儿童视角叙述的文本,这是一个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写成的一个回忆性文本,这是一个塑造了一个可敬可爱、有血有肉的鲁迅的真实文本。
《伯父》文中描绘的鲁迅先生的几处让我感动。最有趣的莫过于说“碰壁”的一出。10岁的周晔通过比较,发现了伯父和爸爸的鼻子不一样,天真地好奇地发问,不好玩的大人可以不予理睬,也可以说“天生这样长的呗”。但鲁迅不轻视儿童,重视孩子的疑问,他做出了有趣而又有意味的回答:“……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另一方面,鲁迅又是一个思想的斗士,随时拿起匕首、投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已经成为他精神的一个部分,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方式。所以即使是孩子随便的一个发问,他的回答也是一把利剑:“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只不过面对10岁的侄女,他用幽默、童心、爱护包裹着他的尖锐的利剑。今天的孩子们读来,仍然会觉得新鲜有趣。鲁迅先生是“尖刻”的,但他善于随物流转,在孩子们面前,他愿意“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不是像我们现在有些教师、家长,将过多的人生困惑、社会黑暗残酷地放在孩子们面前。
二是鲁迅在“批评”(其实未必是批评)周晔后送给她两本书,一本是鲁迅译自德文版的荷兰童话——《表》,一本是鲁迅翻译的苏联班台莱夫的童话《小约翰》。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儿童文学理论、翻译和创作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从鲁迅先生送给小侄女的两本书,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儿童的理解,比之现在动不动就给孩子送大部头的什么五千年、什么百科全书的成年人相比,鲁迅先生更懂得怎样关爱儿童。除此以外,我们每个人都会从此想到鲁迅对长妈妈的感念——因为她想方设法给童年的鲁迅找来了他一直渴望的《山海经》,记得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有很多今天读来仍然“悚然一惊”的话语,比如“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
相较而言,在救护车夫中,鲁迅先生的语言和神情最凝重,也最不为童年的作者所理解。鲁迅先生给一个10岁女孩留下的更多是模模糊糊的场景、语言和神情的记忆,但就是这些,恰恰就像是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我们在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中看到了它的生长。从不足10岁留下的不多的记忆,到作者拿起笔来写,9年以后的周晔对伯父的伟大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己当时没法理解的话和神情,“无穷的远方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个真实的、有形象的、会生长的文本是一个引导学生亲近鲁迅、走进先生精神世界的不错的教材文本。
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我们肯定了《伯父》是一个理想的文本,那么教学这个文本或者这类文本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实,这个教学文本不容易处理的。在这个文本面前,站着几个不同的鲁迅:1.文中记述的10岁女孩记忆中的鲁迅;2.19岁时的作者心中的鲁迅;3.真实的鲁迅;4.被神化了的鲁迅;5.教材编者、教参编者心中的鲁迅;6.教师心中的鲁迅。从教学的实质来说,说到底,每个老师都在努力让儿童接近自己理解的鲁迅。解读这个文本的关键,在于教师自己能不能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语言世界,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语言上的意会。教好这个文本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刘发建老师执教的《伯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且看他的“行处”。一个课堂有客观上的物理时间,也就是从上课到下课,但理想的教学却只有时间的“起点”,而看不到时间的“终点”:从这节课起,儿童走进了鲁迅的世界,文化的根基在他生命的种子里孕育、生长。一堂课也有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刘老师的逻辑起点显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10岁周晔眼中的伯父”,他的逻辑终点也不是“伟大的鲁迅”,而是“永远的伯父”、“不能忘却的伯父”、“绍兴城里的伯父”、“鲁迅路上的伯父”;是可感的,有生命的,有温度的,当然也是“可以生长的鲁迅”。这节课堂已经结束,但这节课的逻辑终点无限延展,直到“无穷的远方”。
刘老师的成功,还在于他的教学“行止有度”。他希望不要将鲁迅“神话”,但正如很多网友指出的那样,我们同样不能将鲁迅“俗化”。
刘老师“行”的最深处“止”于教学的第三个层次:“伯父不仅仅是伯父——非比寻常的伯父——敬仰鲁迅”部分,通过对“救助车夫”和“说‘碰壁’”的进一步读解,给学生展示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冰山一角”。在前面学习“伯父就是伯父”的教学层面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解读“碰壁”,在领略了伯父的幽默可亲的同时,读出鲁迅的“硬骨头”,读出“笑谈之中,却有着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英雄本色。“救助车夫”的教学中,它不仅引导学生读到了伯父是在为车夫的生活而担忧,是对穷苦的车夫深深地同情,还让学生深入读课文,读到了鲁迅的“叹息”:人受伤总是难免的,贫穷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人和人之间互不关心。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他绝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缺乏互相同情的民族,是一个永远被别人轻视的群落。这个教学环节是从文本出发的,到达的是孩子们可以到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教学,鲁迅的思想资源获得了当代意义。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应该做的吗?
有的老师们指出这节课语言训练有些薄弱,对此,我更同意刘老师自己的解释:不是所有的文本都要“从读学写”的,这个文本不能算是一个经典文本,它更多是一个“引子”文本,阅读它、教学它的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亲近鲁迅,找到进入鲁迅的精神通道。作为一节探索课,完全是可以有所舍弃的。没有必要在这一课时中呈现所有的教学环节,这篇课文的一些可以挖掘的写作点,例如通过写几件事情来写人,通过人物语言、神情来写人,通过侧面描写来写人等等,可以在后面的教学或者作文训练中体现。不过对于课文中最后一件事情,也就是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叙述,刘老师的教学比较薄弱,而这个细节是很重要的,鲁迅对一个女工的真切的关怀、彻夜写作等等都是引导学生认识伟大的鲁迅的基点。
刘老师是一个非常敏锐的教师,从根本上来说,他的这节课来自他对鲁迅的精神体验,来自他的不自觉的对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的把握,来自他是一个有独立探索精神的教师。我们高兴地看到,大家越来越多地关注童年,关注童年的阅读、童年的语文、童年的生态以及童年的一切,这是中国一定会走到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3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我的不大好,应该还是可以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