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冰雪女王

如题所述

英国电影《Amy》在今年奥斯卡奖上勇夺“最佳纪录长片”大奖,可以说让很多人重新关注起了影片的女主人公Amy Winehouse。在很多人眼中,Winehouse这位27岁便英年早逝的英国女歌手,似乎在2008年横扫格莱美5项大奖之后,直到死前都只是花边新闻中偶尔会出镜的“毒后”了。然而,在她死后,大家关注的重点似乎又转移到了所谓“27岁俱乐部”和她“人生悲剧”上了。而这部电影,就还原了Amy作为人、艺术家和明星的种种面貌:她的崛起、巅峰和陨落。

Amy是谁?真实的Amy是怎样的?Amy的“堕落”和“悲剧”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发生的呢?电影试图给我们一个答案,但答案却远不是那么简单。
Amy的才华
大家都说Amy是个天才。作为创作型歌手,她创作或合作了她专辑中除了翻唱的每一首歌。她磁性的嗓音让人不敢相信她是一个如此娇小瘦弱的女孩,而她自己独有的fashion sense也让她成为了独具风格的style icon。

但是如此年轻的Amy,她的天才之处,可以说其实并不在于创造,而是表达。事实上,她的创作,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如果想要看到真实的Amy,她的歌词毫无矫揉造作地告诉了我们她的想法、她的感受。影片中,导演Kapadia不断地使用手写歌词来告诉我们,其实Amy之所以打动了我们,她的歌里就早有答案。
早期歌曲《Stronger Than Me》中,她唱道:
I always have to comfort you every dayBut that's what I need you to do, are you gay?'Cause I've forgotten all of young love's joyFeel like a lady, and you my lady boy
对于强势男性关爱的需要,以及对于需要照顾的软弱男友的不屑跃然纸上。然而电影告诉我们,这与她的父亲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也不无关系。而《What Is It About Men?》中,Amy则是直接讲述了她儿时父亲对家庭的不忠。而她父亲Mitch在影片中的采访里表示在他的出轨后“她很快就恢复了”则明显表明了他对于她的了解也不过如此。

然而,对于父亲,她的情感可说是十分复杂。因为她复古的音乐风格,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童年时期受到热爱爵士乐的爸爸给她带来的影响。所以,她的才华不仅在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也在于对表达形式的选择。做自己热爱的音乐,而这份热爱,也来自于她又爱又恨的父亲。这一份真实,也贯穿了她整个的音乐。Amy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爱情的认知,也都通过音乐这一形式坦诚地表达了出来。
Amy身边的人们
《Amy》这部电影,在描绘Amy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她身边对她有着种种影响的人们一一展现了出来。比如上文提到的父亲Mitch,他对于Amy来说,既是童年时缺失的亲人、又是成年时希望能够倚靠的家长。然而父亲的爱和认可,对于Amy来说,又总是以一种近乎有害的形式呈现。
Mitch对有这样的女儿感到十分骄傲,也希望她能更加成功;然而来自他的压力,对于后来已经身心疲惫的Amy来说,反而成为了负担。同时,父亲对她近乎溺爱的保护欲又让她失去了前往疗养院戒毒戒酒的机会,这在Amy的大热单曲《Rehab》中有所提及。在她最为脆弱时期的海岛假期中,父亲竟然请来了摄影团队前来跟踪拍摄,想要制作一部真人秀节目。当疲惫的Amy想要的只是在父亲爱护下休憩的时候,即使是为了女儿的事业成功,他这样的举动无疑也是雪上加霜。

父亲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的可叹后果,影片对此利用家庭录影和采访音频进行了两方面的描绘。与此不同的是,电影中Amy的丈夫Blake被描写成了大反派一般的存在。是他把她带上了海洛因、可卡因等硬毒品的不归路。随着她的身心健康每况愈下,她对Blake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他却是对她影响最为恶劣的人。她的毒瘾和他的被捕也让Amy成为了狗仔的绝佳目标,她的音乐才华也几乎被小报新闻所掩盖。然而,在她为他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后,影片中他在电视采访时对她所表现出的麻木则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当然在她身边也仍然是有着真正爱关心和理解她的人的。她的童年好友们,她的早期经纪人兼“普通朋友”Nick对她毫无保留的爱与支持也同样在影片中的家庭录影中展露无遗。而音乐节的前辈们对她的指引和鼓励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好的她。影片结尾处,Amy与偶像,老歌手Tony Bennett对唱。面对略显紧张的后辈,Bennett用一句“我也一样(紧张)”打消了Amy的疑虑,一曲《Body & Soul》一度又让我们看到了最好的Amy。
▲Amy与Tony Bennett

然而,面对事业与名气,早已成为摇钱树的Amy似乎总也不能摆脱来自经纪人和唱片公司的压力。无论她的歌中唱出了怎样的脆弱,这份才华反而使她成了商机。在父亲和经纪人的怂恿下,Amy在尚未心理恢复时贸然复出,然而却因为压力和酒精无法表演,也让她再次成为媒体的猎物。
可以说,成也萧何,Amy因为身边的人们的支持和鼓励获得了成功,也同样因为她所信任的人们各自的私心,逐渐陷入了自己无法承受的境地。
我们眼中的Amy
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电影,《Amy》与近年来很多其他音乐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Amy的死,不过是4、5年前的事,媒体对于Amy的刻画仍然在我们不远的记忆里。作为大众的一员,我们对于Amy的了解,除了来自她的音乐,更多还是来源于媒体对于她的报道。然而身为21世纪的天才、明星,又有着毒瘾、酗酒等等私生活的混乱,让所有媒体都想分一杯羹。于是粉丝、乐评人、电视、小报和互联网都纷纷加入了对她的追踪和品头论足。而她的坦诚与纤细又让她每每可以让大众得到他们想要的,无论是头条还是花边。

而影片所展示的Amy,从成名伊始便半开玩笑地表达出“(太出名的话)我可能会疯掉吧”的言论。她也在采访中表示,媒体越关注她就越应该发现,她只是擅长做音乐,所以还是放过她让她好好的做吧。但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当她的私生活的新闻价值远远超过格莱美的五座金色留声机,就不会有人给她时间安静地做音乐了。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是她和丈夫出入深夜狂欢和戒毒疗养院,她丈夫的被捕和她在舞台上崩溃。连脱口秀主持人和喜剧演员们也开始拿Amy的私生活当作笑料。而像“毒后”这样完全无视她的音乐创作的称号也逐渐出现。人们关注的Amy似乎离那个只想做好音乐的Amy越来越远了。
“27岁俱乐部”
2011年7月23日,Amy Winehouse死于酒精中毒。人们似乎又想起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明星,开始把她捧上神坛。然而,她的音乐,似乎远远不如她的生活方式更吸引崇拜者。“27岁俱乐部”又多了一名成员,他们说。

“27岁俱乐部”是摇滚乐爱好者们常常提到的一个群体。这其中包括了一众在27岁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滚石乐队的吉他手Brian Jones,大门乐队主唱Jim Morrison,“吉他之神”Jimi Hendrix和涅槃乐队首脑Kurt Cobain都名列其中。似乎加入了他们也让Amy的伟大获得了某种认证。然而事实上,这些人中不乏和Amy一样被名气压得喘不过气的悲剧人物。所以说与其崇拜“27岁俱乐部”,不如去反思为什么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会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比如Amy,是因为身边人的不良影响?无良商人的恶意运作?还是因为媒体的穷追不舍?
其实这些因素都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大众在消费这种文化。面对一个大家口中的年轻天才,大家自然不会满足于只是听听音乐而已。我们想要演出、我们想要知道她是怎样生活的,我们想要看到“真实”的Amy,即使Amy已经在音乐中给出了最真实的她。
《Amy》获奖绝不是意外
《Amy》这部电影,运用资料视频、图片和家庭录影,加上在不同场合采集的音频采访,为大家呈现了又一个版本的她。在这个版本中,导演Kapadia让每个角色用自己的声音讲出了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版本的故事,在这种拼贴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Amy。

但即使影片刺探到了Amy内心中那个坦诚直率、纤细得近乎脆弱的女孩,我们也还能够看到她的坚强、她的坚持和她对音乐的热爱。所以,即使影片也许并不完美,它的获奖也绝不是意外。因为它既给了观众他们想要的,又让他们思考:他们的“想要”可能就是悲剧的本源。
所以说到最后,其实在她的歌声里,我们已经得到了那个最美好的Amy,其他的,又何必强求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