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辨奸论苏 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辨奸论苏 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 ① 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 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 ② 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注] ①忮:嫉恨。②竖刁、易牙、开方:春秋时齐桓公近臣。管仲死后,三人专权。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利害夺其外也夺:改变 B.身履夷、齐之行履:践行 C.囚首丧面丧:沮丧 D.天下将被其祸被:蒙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月晕 而 风,础润而雨 而 用流俗人之言 B. 其 祸岂可胜言哉 其 皆出于此乎 C.卢杞之奸,固足 以 败国洎牧 以 谗诛,邯郸为郡 D. 乃 能见微而知著而后 乃 今将图南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B.文章通过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了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疏漏,这也为下文的论述做了铺垫。 C.作者认为一些人表里不一,说的是孔孟之道,做的事情却阴险狠毒,这种人一定是大奸大恶之人,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种人。 D.卢杞不学无术,容貌一般,说话的水平也很平常,之所以成为奸臣,败坏国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唐德宗鄙陋昏庸,用人不当。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试题分析:
小题1:丧:丧事。
小题2: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代词,他/副词,表推测,大概;C.连词,用来/介词;因为;D.副词,才。
小题3:“竖刁、易牙、开方”“说的是孔孟之道”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